|
著者 |
周玟觀 (著)
|
掲載誌 |
第三屆「近世東亞佛教的文獻和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巻号 | v.1 n.1 |
出版年月日 | 2019.05 |
出版者 |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
出版地 | 宜蘭, 臺灣 [I-la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キーワード | 晦山戒顯; 遺民僧; 日常生活; 主觀幸福感 |
抄録 | 本文嘗試以明遺民晦山戒顯,及新見之《晦山顯和尚全集》為例, 探討遺民僧樣態之細節。欲於國族興亡、個人仕隱的論述模式外,以社 會心理學所探討的,聚焦於工作、休閒、信仰和個人幸福感等議題,探 查晦山作為遺民僧的生命發展與心靈圖像。晦山其人其學,原本在研究 者眼中是一位「生平不詳」、「學德不彰」的遺民僧人物,然而就今所見 《晦山顯和尚全集》中豐富的詩、文與語錄,適足以提供其日常生活諸 多面向的材料,本文先從甲申事變中,晦山的相關文獻,討論晦山成為 遺民的外顯評價與內心轉折之異,兼論及其理想人物的象徵隱喻;次以 日常生活為視角,就全集詩、文與語錄等相關材料,從僧職僧務、卜隱 閒居與關係歸屬等三個面向,窺見晦山遺民僧的生活樣態。最後,從當 代熱門研究議題—個人主觀幸福感作為新的檢視標準,企圖在舊的仁義 節孝的遺民評價外,對於晦山戒顯的生命情懷與心靈圖像有一新的理 解。
|
ヒット数 | 7 |
作成日 | 2023.06.26 |
更新日期 | 2023.06.26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