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八世紀的唐朝與佛教=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Buddhism in the 8th Century |
|
|
|
著者 |
中田美絵 (著)=Nakata, Mie (au.)
;
王璐 (譯)=Wang Lu (tr.)
|
掲載誌 |
佛學研究=Buddhist Studies=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巻号 | n.2 |
出版年月日 | 2022 |
ページ | 237 - 253 |
出版者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八世紀; 唐朝; 佛教; 歐亞形勢; 政教互動 |
抄録 | 八世紀初,漢譯佛典將五台山視作清涼山,可見唐朝佛教的邊土意識走向消解,並逐漸躍升為可與天竺匹敵的佛教中心地。八世紀後半葉,在伊斯蘭東進、吐蕃擴張的背景之下,亞洲中部地區人民向唐地遷徙,其中不乏僧侶與入唐後加入禁軍者;同時,宦官在中央掌握兵權,同時兼任功德使管理僧尼。宦官、禁軍、佛教勢力由此產生聯結,並於德宗朝迅速崛起,助推佛教事業。德宗朝集唐朝佛教之大成,此期弘法事業多由宦官、禁軍、佛教勢力推動,具有彰顯中華思想的目的,同時蘊含著振興唐朝、恢復皇帝權威的深刻意涵。 |
目次 | 引言 237 一、唐朝邊土意識的變化 238 二、八世紀後半期的唐朝佛教與國際形勢 243 (一)唐內外形勢與宦官-禁軍-佛教勢力的崛起 243 (二)宦官-禁軍-佛教勢力的人員構成 244 (三)宦官-禁軍-佛教勢力所見德宗朝佛教事業與國際形勢 245 1. 佛教事業 245 2.《四十華嚴提要》與國際形勢 249 3. 德宗朝的佛教事業與特色 251 結語 252 |
ヒット数 | 25 |
作成日 | 2023.06.29 |
更新日期 | 2023.06.29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