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者 |
劉成有 (著)
|
版 | 初版 |
出版年月日 | 2002.09 |
ページ | 328 |
出版者 | 巴蜀書社 |
資料の種類 | 書籍=Book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抄録 | 在中國近現代思想的發展歷史上,居士佛學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其中,楊文會、歐陽漸和呂徵,分別作為晚清、民國和新中國時期居士佛學的典型代表,佔據著各自時代居士佛學研究的制高點,對佛學的發燕尾服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本書認為,他們的佛學思想,除了反映著共同的時代精神外,還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楊文會的佛學思想不僅具有系統性,而且還帶有“興教”以“救世”的意識形態功能;歐陽漸在抉擇根本佛法和圓融整體佛學的同時,也具有個性生命的解脫與提升等個人身心安頓的意蘊;而呂徵的佛學思想則偏重于把佛教學術化和佛學學科化處理的學術關懷。本書以此為主線,勾勒出了近現代中國居士佛學發展的大致輪廓,並以此為基點探討了居士佛學的困境、歷史作用與現代價值。 |
目次 | 引 論 第一章 中國的社會轉型與佛教的自覺調適 第一節 社會巨變與新型價值觀的產生 第二節 轉型期佛教面臨的艱難困境 一、國際社會對中國佛教的擠壓 二、國內政治對傳統佛教的沖擊 三、傳統佛教的積弊與時病 第三節 佛教出路的探求 一、寺僧派佛教改革的浪潮 二、居士派佛學的理論追求 第二章 晚清時期楊文會的佛教振興理念 第一節 楊文會與居士佛教的異軍突起 第二節 楊文會的佛教振興理念 一、“行在彌陀”的淨土信仰 二、“教宗賢首”的佛學意蘊 三、提倡唯識的時代自覺 四、以佛釋儒與以佛釋道 第三節 楊文會佛學思想的近代特點 一、相對完整的佛學思想體系 二、興教與救世的密切結合 三、對時代思潮的自覺回應 第三章 民國時期歐陽漸對佛法的抉擇與圓融 第一節 家難國禍與歐陽漸的精神抉擇 第二節 歐陽漸對佛法的抉擇與圓融 一、佛法“獨為一學” 二、抉擇根本佛法 三、圓融整體佛學 第三節 歐陽漸佛學思想的時代特征 一、重建民族主體信仰的憂患意識 二、返本開新的時代自覺 三、身心安頓的終極關懷 四、去偽存真的理性訴求 第四章 新中國時期呂澉對佛教哲理的探索 第一節 急劇的社會轉型與呂激的佛學研究 第二節 佛教內涵的探究 一、佛教人生實踐的立足點是去苦求樂 二、佛教的中心思想是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相 三、佛教思想的本質是將宇宙人生心性化 四、性覺與性寂是中印佛學心性論的根本差異 第三節 印度佛學發展規律的追尋 一、原始佛學的個體化特征及其成因 二、初期大乘佛學的思想轉折及其必然性 三、中期大乘佛學向宇宙論的擴展 四、晚期大乘佛學的密教化 第四節 中國佛學發展規律的追尋 一、傳譯時期佛學中國化的嘗試 二、師說時期佛學本土化的形成 三、立宗時期中國佛學的構成 四、宋明三教融通時期的佛學 第五節 呂激佛學思想的特色 一、具有世界眼光的現代佛學研究方法 二、具有學者風範的理性追求 三、具有強烈宗教關懷的淑世精神 第五章 近現代居士佛學的困境與價值 第一節 近現代居士佛學的困境 一、中國佛學和印度佛學取舍的困境 二、佛教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內在沖突 三、理性與信仰之間的張力 第二節 近現代居士佛學研究的現代價值 一、佛學理論的深化為佛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對人間佛教做出了積極的理論貢獻 三、為重建中華民族主體信仰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主要參考文獻 後 記 |
ISBN | 7806593942 (平裝) |
ヒット数 | 88 |
作成日 | 2023.07.19 |
更新日期 | 2023.07.19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