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者 |
曾美雲 (著)
|
版 | 初版 |
出版年月日 | 2021.09 |
ページ | 336 |
出版者 | 花木蘭文化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huamulan.tw/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シリーズ | 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三四編 |
シリーズナンバー | 9 |
資料の種類 | 書籍=Book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曾美雲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現職: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研究領域:六朝學術文化、魏晉玄學、中國古代性別思想、先秦經子。 教授課程:世說新語、列女傳、魏晉玄學、性別文學、古代蒙學專題研究、古代性別思想專題、魏晉思想專題、詩經、史記專題研究、中國思想史、口語表達等。 |
キーワード | 佛教; 玄學; 教育思想; 魏晉南北朝 |
抄録 | 本文主題在於探討魏晉玄佛二家之教育觀及其對儒家教育之影響,經由筆者一番探討,結果如下: 1. 「尊儒重學」仍為國家主要文教方針,然由於「選士失公、得人非才」,「品課不彰、師資粗疏」,「祖述玄虛、擯避儒典」,「國家多故、訓業不終」等原因,魏晉官學難以振揚,也造成兩漢以來憑藉官學而昌盛的儒家教育,聲勢減弱不少。 2. 魏晉的儒家教育,大約循著-官學、私學、家學、游學四大途徑,或顯或隱的傳承下去;而魏晉人也經由這四種途徑去完成教育。 3. 與兩漢相較,玄佛影響下的魏晉教育,其特徵有六:(一)教育自主性增強,私學、家學發達;(二)才能德性分離,尚智人才觀形成;(三)分科教育確立,儒玄佛並列教材;(四)教、學新法提出,強調性分、頓悟;(五)人才培養與人才選拔分途;(六)學校社教功能動搖,玄佛後來居上。 4. 就教育內在特徵看,魏晉教育對於兩漢教育採取一種批判性的繼承:(一)教育目標方面,由祿利之圖轉為魏晉教育的「清」──玄虛超脫,不經世務的人生觀;(二)教育內容方面,由神學讖緯的兩漢經學,轉為魏晉教育的「通」──儒道佛融和,博學兼綜;(三)治學方法方面,由墨守師法轉為魏晉教育的「要」──崇尚理致、直觀體悟;(四)教育方法方面,由繁瑣章句轉為魏晉教育的「簡」──得意忘言、否定之道。 5. 整體而言,魏晉儒家教育雖在聲勢上不如兩漢繁盛,但在實質上卻有長足的進展。 6. 魏晉玄學教育的歷史意義在於「承先」「立新」與「啟後」。一方面對漢代經學提出反面承繼──反省檢討,獨創思辨哲學、從事社會名教的改革批判,並開啟後世隋唐、宋代學術之先路。 7. 佛教的流行對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教育內容的影響,相較於玄學,並不明顯。然在後世教育原則和方法的發展上具有重大意義。 8. 魏晉玄佛二家的教育理論與實際,除了在教育史上,開發出一塊與傳統教育相異的園地,加深了中國教育理論的深度,影響後世教育策略、教育方法甚鉅,更可作為現代教育文化整合的借鑑。 |
目次 | 前言 1 第一章 魏晉以前之儒家教育及其特色 11 第一節 傳統儒家之教育觀 11 一、教育目標――有才德之君子 12 二、教育原理――性相近、習相遠 13 三、教育內容――道德培養、經籍學習 14 四、教育方法 14 第二節 漢代教育概況 16 一、太學之創立與發展 16 二、太學教師 17 三、太學學生 18 四、太學教法 18 第三節 兩漢儒家教育的特色 19 一、教育從屬於政治 19 二、道德培養居於首位 20 三、六經為教學主要內容 21 四、肯定教育效能,強調積、漸的學習方式 23 五、培養人才與選拔人才緊密結合 24 六、學校為社會教育的組成部分 25 第四節 兩漢儒家教育之流弊及其衰微 26 一、教育目標――祿利之途 26 二、教育內容――陰陽讖緯 27 三、教育方法――繁瑣章句 29 四、治學態度――墨守師法、家法 30 五、兩漢儒家教育之衰微 31 第五節 儒學與玄學之過渡 32 第二章 魏晉時代之官學 37 第一節 兩朝學政 37 一、曹魏三國時代 37 二、西晉時代 43 三、東晉時代 44 四、小結 46 第二節 中央官學 46 一、教育目的 46 二、入學資格 48 三、教育內容 50 四、師資來源 52 五、教學形式與方法 53 第三節 地方官學 54 一、教育目的 56 二、延設官、師 56 三、招生辦法 57 第四節 官學衰微原因 58 一、選士失公,得人非才 60 二、祖述玄虛,擯避儒典 62 三、品課不彰,師資粗疏 68 四、國家多故,訓業不終 69 第三章 魏晉時代之私學、家學與游學 71 第一節 私學 71 一、私學盛行 71 二、私學學生 74 三、私學師資 77 四、私學教材 79 五、教、學方法 80 第二節 家學 82 一、家教與家學 82 二、家教的目的 ····································· 83 三、家學施教者 ····································· 88 四、家教內容 91 五、教育方式 98 六、小結 101 第三節 游學請益 ····································· 102 一、博學兼治之學風 ····························· 102 二、游學之目的 ··································· 108 三、游學之概況 ··································· 109 四、清談、游學與儒家教育 ···················· 112 第四節 小結 ··········································· 114 第四章 玄學之教育觀及其對儒家教育的批評 ···· 123 第一節 玄學名義與流派 ····························· 123 第二節 教育目標――體道無為之聖人 ············ 127 一、玄學家對傳統儒家的批評 ················· 127 二、玄學家論聖人的特質 ······················· 129 三、小結 ··········································· 137 第三節 教育原理 ····································· 138 一、才性四本論與自然名教之爭··············· 138 二、才性論者的教育主張 ······················· 141 三、玄理派的自然學習論 ······················· 150 第四節 教育內容 ····································· 158 一、玄學家對六經之批評 ······················· 158 二、三玄、四本與三理 ·························· 162 三、保性全真的養生法 ·························· 167 四、小結 ··········································· 182 第五節 教、學方法··································· 182 一、順任自然,不禁其性 ······················· 184 魏晉玄佛二家對傳統儒家教育之批評及影響 -目4- 二、識其天性,因而濟之 ······················· 186 三、否定之道,不言之教 ······················· 190 四、清談論辯,務求理中 ······················· 195 五、小結 ··········································· 206 第六節 治學方法 ····································· 208 一、崇尚理致 ····································· 208 二、得意忘言 215 三、統本舉末――本體論的思維方式 220 四、直觀體悟 224 五、小結 227 第五章 魏晉玄學對教育之影響 229 第一節 教育目標方面229 第二節 教育原理方面 231 一、才性論的影響 232 二、自然名教之爭的影響 234 第三節 教育內容方面 237 一、儒道兼修,增加教育內容 237 二、經說玄化,改變經學內涵 240 三、言性說道,擴充儒學範疇 242 四、四館並立,教育新制形成 243 第四節 教、學方法 244 一、越師法家法,破門戶之見 244 二、去繁瑣章句,主得意忘言 246 三、改傳統教法,行清談論辯 247 四、重思辨方法,尚理致本體 249 五、闢修養新徑,立不言之教 251 第五節 玄學與佛教之過渡 253 一、魏晉玄談對佛理的研究和討論 253 二、魏晉玄學與佛學的滲透與互攝 255 第六章 佛家之教育觀及其對儒家教育之影響 257 第一節 魏晉佛教概述 257 第二節 教育目標――成佛解脫 261 第三節 教育原理 262 一、人性與佛性 262 二、漸修與頓悟 264 第四節 教育內容――方外之教 266 一、般若出世理論――入世與出世 268 二、因果報應及三世輪迴說 270 三、佛儒之爭與融和 273 第五節 教學方法 275 一、譯經講學(宣譯) 275 二、格義釋經 277 三、宣講――設座唱導 279 四、講義與義疏 288 五、復講與代講 291 第六節 學習方法 291 一、念誦精思 292 二、戒、定、慧三學的修行 294 第七節 教育行政 298 一、寺宇、道場、精舍、禪林 298 二、書院教育的先聲 300 結語 303 參考資料 315 表目次 表一〈兩漢修習黃老人士舉隅〉 34 表二〈漢、魏、晉三朝經立學官、博士比較表〉 50 表三〈魏晉地方官員立學舉例〉 55 表四〈魏晉受教官學人士表〉 59 表五〈魏晉修習玄學人士表〉 63 表六〈魏晉私學授業概況表〉 72 表七〈魏晉受教私學人士表〉 75 表八〈魏晉重視家風舉例〉 91 表九〈魏晉家庭教育概況表〉 100 表十〈魏晉兼治數家人士表〉 103 表十一〈魏晉游學概況舉例〉 110 表十二〈魏晉清談的重要儒學談題〉 113 表十三〈魏晉士人受教途徑舉隅〉 116 表十四〈魏晉修習儒學人士表〉 117 表十五〈五行、形體與性格關係表〉 187 表十六〈性格類型表〉 187 表十七〈魏晉善談人士舉例〉 198 表十八〈史傳中治學尚理致的記載〉 209 表十九〈魏晉士人處世態度舉隅〉 231 表二十〈魏晉儒道二家著述統計表〉 238 表二十一〈兼習老莊名僧舉例〉 254 表二十二〈東晉諸帝興佛行事表〉 259 表二十三〈名僧對社教之影響舉例〉 272 |
ISBN | 9789865184926 (精裝) |
ヒット数 | 80 |
作成日 | 2023.07.26 |
更新日期 | 2023.07.26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