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聽見你的聲音
著者 釋淨宗 (著)
初版
出版年月日2020.05
ページ585
出版者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出版サイト https://plb.tw/tc/index.aspx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の種類書籍=Book
言語中文=Chinese
抄録人生的諸多困惑,很多人都非常想聽聽佛教是怎麼解說的;修行路上的諸多問題,人們也希望聽聽淨土法門是如何看待的。
  「洪鐘雖響,不叩不鳴。」
  二○一四年十月,淨宗法師的微信公眾平臺正式開通。不久,就有訂閱者陸續在後臺提問。工作人員每週將問題統一收集上來後,由法師親自一一作答。這一年多來,法師走到哪裡,答到哪裡,不畏勞苦,不揀環境。通常是一個人在房間對著一支錄音筆逐條回答;偶爾趕上有信眾在,就順便當成大眾開示,多人一起聽。答問錄音經過剪輯並整理成文字後,發表在微信平臺《微信問答》的專欄中。到今天,共收集了六○○多個問題,整理成的文字累計有六十萬之多。
  這個偶然間形成的欄目竟非常受歡迎,平均點擊量都在一萬以上。大概是由於所問既貼合實際,是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實際問題,所答又能切中要害,乾脆俐落,故而具有很強的參考性、指導性、普適性,吸引很多人追蹤學習。除了日常講學、各種事務以外,淨宗法師堅持親自回答提問,親切、真誠、真實、直接,法師的慈悲便流露在或急或緩、或剛或柔、亦師亦友的言語之間。另外,因為可以匿名留言,一些面對面時難以啟齒的私密性問題便能提出來。所以,書中所收集的提問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在一般場合聞所未聞的,而愈是這樣的問題愈能顯示出佛教對人性究徹根源的洞察力。法師佛學造詣精深,所作回答常常能直接切中問題根源,不妥協,不委曲,不含糊,單刀直入,最可貴的是絕對不迎合大眾凡情,該破斥的破斥,該鼓舞的鼓舞,該引導的引導,該折服的折服,析理入微,要言不繁,且常能由小問題引出大道理,由表面問題揭出深層的原理,令一切聽者悅服稱妙、眼界大開。
  很早便有人提議我們將師父這些問答整理成書,以方便檢索並反覆研讀。在淨土宗編輯部多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到今天,這本微信問答總算成形了。我們從原稿中取其最為典型、最為精彩的問答,將口語化內容儘量修潤,使之簡潔洗練,並分為「真諦篇」、「俗諦篇」:「真諦篇」有「淨土教義」、「念佛心行」、「利樂有情」等篇章;「俗諦篇」分為「世俗生活」、「正信佛教」、「佛教常識」等篇章。這些問答基本涵蓋了世俗生活和佛法修持中方方面面的問題,實用性非常強,非常接地氣,也非常具有時代感,且能導向淨土信仰,達成終極解脫。誠可謂「一冊捧在手,諸疑可冰銷」。
  本書名為「聽見你的聲音」。這個「你」可以是廣大的提問者,大眾有問,法師聽到,故有此答;這個「你」也可是法師本人,大眾生疑,法師釋疑,人們聽見法師的聲音,心中疑霧散去;同時,這個「你」也可以指佛,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法賴僧傳,借僧寶之口,佛法妙音自可宣布世間,給這個喧囂熱惱的世間以無上清涼。
  我們相信,這本書是一個階段的總結,更是一個新的開始,因為法師隨時準備著聽到您的聲音。
目次壹、淨土教義 1
一、法脈傳承 2
1.淨土十三祖裡為何沒有曇鸞大師和道綽大師 2
2.已得三昧的善導大師為何又拜道綽大師為師 4
3.善導大師為何自稱為罪惡生死凡夫 6
4.如何理解印光大師批評古崑大師思想 9
5.印光大師沒有能力承接善導法脈嗎 13
6.預知時至的往生人說「不念到一心不亂不算念」是否可依 16
7.與善導大師一致的說法為何受到印祖的批判 19
8.善導大師思想和日本真宗有何區別 22
二、彌陀慈悲 28
1.阿彌陀佛是否為眾生擋地獄 28
2.念佛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是否專指臨終時刻 30
3.何時破一切無明、滿一切志願 33
4.專修念佛的人沒在念佛的時候佛光是否攝取 34
5.阿彌陀佛為什麼不能在陽間應聲顯現 36
6.總是說「彌陀慈父」會不會把自己慣壞 39
三、救度凡夫之教 41
1.必須化解瞋心才能往生嗎 41
2.凡夫念佛能否念出佛光 45
3.淨土宗為什麼說往生成佛比來世做人容易 46
4.凡夫要想預知時至是否很難 47
5.能否在中陰身階段想到念佛往生 49
6.怎樣知道自己是真心起用還是妄心起用 50
7.怎樣理解印光大師的「看一切人皆是菩薩」 54
8.普賢菩薩為何還有「臨欲命終時」的問題 55
9.極樂世界的菩薩再來為什麼不示現為菩薩身分 57
四、法義探討 59
1.為什麼有「純粹的淨土法門」的說法 59
2.對阿彌陀佛的救度為何有人信受有人誹謗 64
3.信願念佛往生與外道「信者得永生」有何本質不同 66
4.如何確保臨終所見阿彌陀佛不是邪魔 69
5.極樂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 71
6.有人經常見到極樂世界是不是真的極樂世界 73
7.極樂世界有沒有分別相 78
8.為何經文說極樂世界的蓮花有大有小 81
9.如何看待惠能大師所說「西方人造罪求生何方」 83
10.動物往生是何原理 84
11.動物往生是否也會歡喜踴躍 88
12.動物往生與蕅益大師「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是否矛盾 89
13.念佛脫險和「因果不爽」是否矛盾 90
14.為何沒有標榜「以戒為師」 92
15.為何不強調「都攝六根」 97
16.第十八願為何不說「乃至一念」 100
17.念四字還是念六字 101
18.念佛好還是念經好 108
19.單持《往生咒》能否往生 109
20.對佛法好樂心不太強的人能否往生 110
21.凡夫的信願心是否也是妄心 112
22.怎樣看待念佛與信願之間的關係 114
23.往生時間的提前或延後是功夫深淺決定的嗎 121
24.如何理解三福為「淨業正因」 122
25.要門迴向往生是否靠第十九願 126
26.《觀經》十三定觀為何少有人修 129
27.《觀經》「三心」如何理解 134
28.什麼是「智具三心」和「行具三心」 139
29.《觀經》下品中生是靠什麼往生的 142
30.《觀經》九品中為何念佛滅罪數量不同 148
31.《觀經》九品是化土還是報土 150
32.花開見佛需時長短是否和業障深淺相關 151
33.住胎十二大劫是否是方便抑止說 151
34.善導大師所言「齊同不退」是否意味著胎生是方便說 163
35.極樂世界真的沒有品位差別嗎 165
36.念一聲佛號往生和精進念佛往生有何區別 168
37.如何理解自力他力 172
38.為了自在往生是否要多靠自力一些 175
39.母親念佛兒免難是否有悖因果 176
40.強調阿彌陀佛的慈悲是否會導致眾生放縱造惡 178
41.說往生沒有條件會不會導致竹籃打水一場空 214
42.有人念佛多年惡習不改是否對法門有影響 218
43.為什麼要臨終才能往生 224
44.是否必須助念才能往生 225
45.往生瑞相是否有經證 228
46.往生成佛之後是否還在世間因果規律之內 230
47.阿彌陀佛為什麼不派化佛用六字名號震破所有地獄 233
48.「現在的樣子念佛就可以」是否也要克服自身不足 236
49.念佛人如何理解《金剛經》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238
50.如何正確理解淨土法門的「指方立相」 240
51.《觀音授記經》說阿彌陀佛入涅槃是否意味著壽命有量 267
52.何謂「疑惑佛智」271
53.何謂「無極之體」 275
54.從極樂世界乘願再來是怎樣度眾生的? 276
55.每月助印放生算不算雜修 278
56.永明大師日課一百八佛事是否往生胎宮? 279
57.《無量壽經》中輩往生文所言「修諸功德」是否是雜修 280
58.《無量壽經》為什麼說「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 283
59.《平等覺經》說聞名歡喜「是菩薩非凡人」怎麼理解 288
60.人人都聽過阿彌陀佛聖號為何沒有得無生法忍 290
61.《觀經》中阿彌陀佛住立空中,如何讓韋提希知道願生即生 292
62.阿彌陀佛的無礙光為何不能將眾生的心門打開 293
63.「次如泥洹」的「次」字如何理解 295
64.「十二大劫」和「五百歲」是否方便說 299
65.如何理解「遇無空過者」的「遇」字 305
66.如何理解《往生論註》所說「剋念願生,亦得往生」 307
67.如何理解《往生論註》所說「不發菩提心不得往生」 308
68.諸行迴向往生是否也是靠佛的願力 二八六 320
69.既然都靠佛的願力,為何「佛光普照,唯攝念佛」 322
70.《觀經疏》所言「長時聞法」是否意味著不能快速成佛 324
71.「念念不捨」與不講條件、睡時往生是否矛盾 329
72.以前的往生傳記裡諸行往生者如何具足三心的 332
73.「六字釋」是否可以貫通《觀經》全文 334
74.「六字釋」中的「迴向」是什麼意思 337
75.為何念迴向文 三○四 341
76.為什麼選用善導大師的迴向偈 342
77.有沒有必要每天迴向冤親債主 344
78.蕅益大師的「六信」和善導大師的兩種決定深信有何差別 345
79.如何理解「平生業成」 354
80.如何理解「三心即是念佛心」 358
81.如何理解「帶業往生」 360
82.「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的說法可有經證 363
83.為何有「念佛越多蓮花越大」的說法 365
84.《安樂集》中引用過疑偽經是否意味著淨土宗不可信 368
85.可否修學《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372
貳、念佛心行 375
一、心行專一 376
1.專修念佛的人為求智慧是否改念文殊菩薩名號 376
2.每天先念《楞嚴咒》護持正法再念佛如何 378
3.念《大悲咒》可以往生任何佛國的利益怎麼看 382
4.可否常誦《占察經》作為異類助業 384
5.念佛之後是否繼續放蒙山 387
6.念佛人怎樣為餓鬼道的眾生施食 389
7.需不需要拜「彌陀懺」 390
8.何謂「三時繫念」 391
9.般舟念佛是怎麼回事 392
10.修學淨土可否參加藏傳淨土班 396
11.如何避免因喜歡他方世界而分心 405
12.道理都明白,為何不能一心念佛 406
13.誠心念佛和不誠心念佛所得利益是否一樣 408
14.對彌陀救度瞭解的深淺是否影響念佛利益 409
15.如何理解「真正地念佛」和「息心念佛」 410
16.念佛人在家如何供佛 415
17.平時是否應該為眾生而念佛 417
18.為何念佛人只會念佛 418
二、安心念佛 420
1.念佛人的往生是否是臨終一念決定的 420
2.做不到看破放下念佛沒有用嗎 428
3.初入佛門的人若未誦《地藏經》就不能成就嗎 430
4.只求往生是否得不到人天福報 432
5.信願念佛是不是要時刻想著發菩提心 432
6.是否有必要念佛的同時觀想佛來迎 435
7.是否有必要邊念佛邊憶想佛像 437
8.念佛還會害怕是何原因 三八八 438
9.念佛還會遇到逆境是不是因為定業難轉 440
10.念佛人如何面對病痛 三九一 442
11.既然念念除罪,為何念佛人還有病苦 446
12.念佛病沒好,針對性地懺悔卻好了 447
13.喝酒抽煙對念佛往生是否有影響 450
14.念佛能否吃肉 三九九 452
15.不幫人助念就難以往生嗎 454
16.孩子太小沒有恭敬心可否念佛 455
17.聾人如何念佛 456
18.罵過人念佛能往生嗎 457
19.自認為忤逆父母的人念佛想要往生,如何建立信心 458
20.不規定數量,信願真切地散念能否往生 459
21.雖有疑心,念佛能否往生 460
22.沒有守好戒律念佛能否往生 464
23.心裡念佛和嘴上念佛功德一樣嗎 465
24.可否用憶
ヒット数37
作成日2023.08.02
更新日期2023.08.02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678506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