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動中正念:透過禪修和日常覺知與自己為友=Mindfulness in Action: Making Friends with Yourself through Meditation and Everyday Awareness
著者 丘揚創巴仁波切 (著)=Chögyam Trungpa (au.) ; 陳慧梅 (譯)
初版
出版年月日2017.05
ページ222
出版者眾生
出版サイト https://heartbook.com.tw/
資料の種類書籍=Book
言語中文=Chinese
抄録一,「正念」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學正念?

→這是「渙散世代」的救贖!它可以直接幫助,我們正在經歷的生活和生命。

正念,就是「我正在做什麼,我清楚知道」,就是「專注在眼前這件事」的能力,就是輕鬆而有覺知的心在當下,享用當下的滋味。

別小看這種能力,其實我們真正「心在當下」的時間,往往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因為「渙散」是我們的常態,這個時代更是個散亂源鋪天蓋地的「渙散時代」,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專注在眼前這件事」的能力,已經差到拉警報的地步,讀書、工作、生活、人際、生命品質一直在失控,想拿回這些主導權,其中一種輕盈而有效的方式,就是學習「正念」。

好消息是,「正念」其實是我們每個人本有的能力,靠著學習就可以恢復,我們本來就可以回復自然的專注力,輕輕的連結回生命的當下感,不但幸福感提升,連品質、效率和競爭力都一起變好了。

正念正在流行,而正念也變成「療癒」的重要形容詞,除了正念減壓、正念療癒、正念慢跑、正念單車外,還有專業性的「正念分娩與育兒」(MBCP)、「正念老人照顧」(MBEC)、「正念進食覺察訓練」(MB-EAT)、「正念慢性疼痛控制」(MBCPM)等等。正念流行所至,連蘋果手機iPhone上也設在健康類的app下,設有正念選項。

目前正念已經從原本只是宗教中的修持,變成醫療的輔助方式,甚至是各種公司企業的在職輔導;學校、監獄、部隊等單位的課程之一。正念在台灣也越來越風行,各種正念的課程、書籍,近十年來如雨後春筍。

《動中正念》是其中最新的中西方經典之作。

二,「正念」書這麼多,為什麼一定讀這位作者寫的?

→因為「正念祖師爺」來了!

《動中正念》作者:邱陽創巴仁波切(1940-1987),是這波正念運動、正念革命的先行者。

他是將藏傳佛教傳揚至歐美的前鋒之一,除了因為自己是得到認證的仁波切,受過相當的宗教訓練,又因為留學牛津,精通英文,將藏傳佛教帶入英美,在美國成立那洛巴學院、香巴拉中心,並著有相當多的暢銷書。其著作在台灣相當熱門,包括《動中修行》、《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自由的迷思》等都有廣大的讀者。

此外,台灣流行、知名的正念相關書作者,也都與創巴仁波切頗有淵源,包括佩瑪丘卓(Pema Chödrön,《當生命陷落時》、《別上鉤》作者)、杰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踏上心靈幽徑》作者)、塔拉‧巴許博士(Tara Brach, PhD.,《與自己停戰的26個練習》)、雪倫‧薩爾茲堡(Sharon Salzberg,《靜心冥想的練習》作者)等等,都直接受教於他,或間接受其指導影響。幾乎沒有爭議的,創巴仁波切公認是這整波「正念運動」最重要的導師和推手。

三, 「動中正念」這本書,有什麼非讀不可的理由?

→因為它中西方首次面世的「正念」經典之作!

《動中正念》一書,是藏傳佛法弘傳西方最重要的大師:創巴仁波切的內在菁華,中英文版都是首次面世。是由跟隨其多年的弟子從保存的影音資料整理編輯而來。是2016年在美國出版的新書,今年5月即將在台灣中譯出版,是華人世界首先面世的。美國亞馬遜書店(Amazon)五星佳評不斷!

四,為什麼要在「動」中訓練正念?

→為了「有狀況,還能有正念」,在動態的生活和工作中,就要自我訓練!

本書取名「動中正念」,是因為不能只是在獨處、安靜的狀態中有正念,而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臥中,在學習、工作乃至競爭中,也要有正念。

平常我們沒事時,關起門來,都覺得自制力還不錯,滿有自我覺知的;但一有狀況就失控,說錯話、做錯事、下錯決定,那就是「動中失去正念」。想在狀況動盪時,還能輕鬆安住當下,保持自然的當下專注力,必須學習「動中正念」。

全書如同目前正念運動的調性,無宗教色彩,又有別於大多書籍強調正念的技術、技藝。本書有精細的人心觀察,針對人們普遍的心理狀態、情緒、思考,提出一針見血的看法,又能加以正念的觀念、技巧應用,且各章篇幅剛好,又能獨立閱讀、文筆譯筆都非常通順又平易近人。其中的觀念、方法若能融會,必能在正念的應用練習上更上一層樓。
目次英文主編序言:讓生命得喜悅

第一篇、與自己為友 13

第一章、禪修──與自己的親密關係 14
觸及真實的自己 15
單純即是入手處 16
霍然放下的寧靜 18
開始與自己為友 19

第二章、發掘愛的能力 21
我才是對的? 22
說,我願意! 23
真誠為上策 24
告訴我,誰是世上最美的人? 25

第三章、如何禪修 27
呼吸是一份禮物 27
調身 28
調息 33
覺知 35
在你我他之間 38

第四章、如泰迪熊般的呼吸 41
給心一個玩具 42
少了玩樂,多了敏銳 43
正念不會批評你 44

第五章、冷性的無聊 46
禪修有冷場? 46
光影與黑暗同一味 48
清涼提神的冷場 49

第六章、溫柔 51
果凍與水母 51
這裡沒有打擊練習 53
省省吧!那些頭暈目眩 54

第七章、犀牛與鸚鵡 56
其實我想說的是 57
我來,正如我走了 58
說大話也逃不了 59

第八章、當下 61
原來視而不見 61
進入四度空間? 63
沒有可以打掃的對象 65
別成為百萬富翁 67

第九章、慈悲的橋梁 69
動中正念的來源 70
慈悲優格 72
你就是慈悲 73

第二篇、正念的基礎 75

第十章、初念 76
在念頭的頓號處 77
初念才是最美 78
我上加我 80
裝腔作勢的我 82
向自己揭露自己 84

第十一章、欣賞感恩 86
你在修持,這就夠了 87
不用鏡子看自己 88
當下,生命來自體驗 89
欣賞就是最好的 91

第十二章、生命力 93
身體喚醒覺性 93
不必刻意,只是正念 95
與實相不斷線 96
感受生命力 98
如果你燙了舌頭 99

第十三章、自發的紀律 102
沒規矩,你就遜了 102
從讓自己出糗開始 104
因為路障才有路 105
精進,讓自己處於當下 107
對自己坦承為上策 108
讓寂寞成為慰藉 109

第十四章、觸及心的表面 111
其實只有一件事 112
越努力找尋,越失去整體 113
讓它存在 115

第十五章、憶念 118
只是在生活中覺察 119
把握心靈快門 120
讓覺知自然發揮 122

第三篇、動中的正念 125

第十六章、輕觸即放 126
態度 126
輕觸即放 127
處理情緒 127
運用呼吸 129
標示念頭 130
行禪 131
共修 133

第十七章、禪修與第四時 136
麻煩是「自」找的 136
老實說,我真的不想為它取名字 138
生命在修練你 140
洞見和縈繞不去的感覺 141
那不可掌控預期的 142

第十八章、心中的那把劍 145
是誰讓我看不見? 146
原來一切都是場騙局? 147
寶劍為何不出鞘? 149
這裡沒有神奇的微波爐 152

第十九章、星系與塵沙 153
弄了套盔甲來 153
那塊發霉藍乳酪 155
祂們原來全都在這裡 156
摸黑造我家 158
說穿了,只是標籤與命名 159
塵沙與沙丘 160

第二十章、情緒的邊緣 164
自導自演 164
當下正念 166
看透情緒 168
塑膠花與真花 170

第二十一章、情緒的核心 173
與情緒合而為一 174
原來你不相信自己 175
直搗問題核心 176
再也不想錯過任何瞬間 178

第二十二章、正念的社會 181
治療世界一流的精神衰弱症 181
別想只逛不買 183
只是不再自我本位 184
夠了,別再弄髒這裡 185
穿透自我欺騙 186
捨棄憑證,共創正念社會 188

附錄 192
英文主編後記 193
致謝與感恩 215
資料來源 221
邱陽創巴仁波切簡傳 223
ISBN9789866091735 (平裝)
ヒット数53
作成日2023.08.07
更新日期2023.08.07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678956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