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images/title/Title_FulltextSearch.gif) |
|
|
|
|
|
椎擊三要:噶千仁波切大圓滿頓悟法=A Commentary on "The Three Statements of Dzogchen" |
|
|
|
著者 |
噶千仁波切 (著)
;
張昆晟 (譯)
;
楊書婷 (譯)
;
曾惠君 (編)
|
版 | 初版 |
出版年月日 | 2017.07 |
ページ | 280 |
出版者 | 眾生 |
出版サイト |
https://heartbook.com.tw/
|
資料の種類 | 書籍=Book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抄録 | 所有偉大的上師:噶拉多傑、吉美林巴、龍欽冉江、密勒日巴的唯一心意,以及所教導的就是:認出「自心本性」。一旦認出自心本性,便已了知萬法,除此之外,別無其他更為無上的法教。這是諸乘的頂峰,金剛乘的要領。
但要如何訓練自己證得自心本性呢?噶千仁波切以〈椎擊三要口訣.大德諸師之言教〉的文本為基礎,將人間第一位大圓滿上師極喜金剛(即噶拉多傑)臨涅槃時,所傳授一切修持的竅訣──椎擊三要,結合巴楚仁波切的注釋,以及龍多滇貝尼瑪(Lungtok Tenpe Nyima)和噶千仁波切的上師堪布門色(Munsel)的再注釋,做了詳盡的引證說明,並以個人修證的經驗直指核心,讓難得且稀有的竅訣式陳述,不僅有了清晰明確的輪廓,同時鼓舞了行者決斷修行的目標,一再地將見地深入日常修持中。 |
目次 | 前言 誌謝辭
第一部 原典 椎擊三要 大持明者極喜金剛 傳授
智者師利嘉波殊勝法(椎擊三要根本頌) 巴楚仁波切 造
椎擊三要口訣.大德諸師之言教 巴楚仁波切 造頌及注釋 紐修.龍多滇貝尼瑪 簽注 堪布門色仁波切 再注
椎擊三要簡明科判 佚名
第二部 噶千仁波切的開示 第一章 佛法與見地的概要 不帶我執的發願 戰勝煩惱的見地 如何了證自心本性? 修行人最璀璨的珠寶 究竟與相對的六波羅蜜多 以精進來融合一切修持 椎擊三要的竅訣 認識根本上師的意義 見修行的目的 外在與究竟的上師 內在的三寶 以清淨觀來修心 特定的禪修 了證空性的前行 開展如來之苗芽 遠離凡心的見修行
第二章 直接引介本覺的面貌 區分「本初基」與「分別心」 三種暫時的體驗 「立斷」的唯一法要:呸 直了赤裸的覺知 心識與本初智的差異 什麼是全然的開放? 禪修唯一必要的事情:認出本覺 看見念頭的,並非念頭 見到清淨法身時
第三章 一切皆為道 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覺性 證悟見地的程度 覺性如火焰,五毒如柴薪 造作與無造作的禪修 色身相異,心卻相連 一基、二道與二果 認出覺性,即是真正的上師 念頭都是本覺智本具的力量 「一招百效」的對治 母子相會的譬喻 區分變異與本來的覺受 覺受是心的投影 搗碎覺受的配備 覺性渙散,無明就來 加速證悟的熱水 解脫與束縛的契機 見地未穩前,串習「三重不動」 具備「禪定眾因」生體會 無所修,但不離法身的見地
第四章 心意的清淨與念頭的解脫 對實修拿定主意 持守究竟的三昧耶 不曾迷亂的佛陀 為正念加油 「現即解脫」的細微要領 不要刻意,只是自然 有無念頭的餘味 只是認出,不能淨化煩惱 在感覺生起的當下禪修 過度,心就被束縛 念頭來了,修練覺性 無痕自淨的法身王國 三種解脫的層次 懂禪修不懂解脫 解脫的各種名稱與方式
第五章 信心與根本頌 其實只有一個根本要點 真實安住,心沒有疑惑 決斷自性,全賴精進與堅持 以行持來斷定道相 有「心」,就有佛性 自心本性,就是見修行果
第六章 愛就是三昧耶 顯相與淨相隨它生起 無私的悲心是種成就 成就者唯一的心意 我修持中最重要的體驗 心沒有距離
第七章 相關問答 對治瞋怒 行持取捨 禪修要點 自心本性 死亡與臨終
附錄 普賢王如來願文 詞彙解釋 關於大成就者噶千仁波切法教典藏計畫 |
ISBN | 9789866091773 (平裝) |
ヒット数 | 4 |
作成日 | 2023.08.08 |
更新日期 | 2023.08.08 |
![](jp/images/logo/bg-btn-edit.png)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