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魏洛陽時期佛教信仰的社會分層特征探析——以龍門石窟造像題記為中心 |
|
|
|
著者 |
徐婷 (著)
;
唐小蓉 (著)
|
掲載誌 |
宗教學研究=Studies on religion
|
巻号 | n.04 |
出版年月日 | 2023 |
ページ | 61 - 68 |
出版者 |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 |
出版サイト |
https://daoism.scu.edu.cn/taoism/list.html?cId=1
|
出版地 | 成都, 中國 [Chengdu,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抄録 | 北魏佛教盛行,開窟造像蔚然成風。從平城時期到洛陽時期,佛教進一步在中下層民眾中廣泛傳播,持續發揮民族融合與文化整合的作用。本文以龍門石窟造像題記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題記內容的分析整理及與云岡石窟題記的對比研究,揭示出北魏洛陽時期佛教發展的社會分層特征:帝王階層將佛教智慧融匯于統治之道,官吏階層基于現實需求參與宗教實踐,普通僧尼的彌勒信仰非常突出,而平民階層則對身后世界顯示出較高的關注度。此外,由不同階層個體組成的社邑組織在這一時期發展壯大并顯示出結構化特征,信眾結社造像是跨階層的宗教實踐行為,高級僧尼在當中發揮了重要的指導性作用。
|
目次 | 一、獨立造像主的信仰差異化特征 (一)造像主體來自平民和普通僧尼 (二)帝王階層將佛教智慧運用于治世之道 (三)官吏階層的宗教祈福凸顯世俗需求 (四)普通僧尼的彌勒信仰非常突出 (五)平民階層圍繞身后世界祈愿 二、團體造像是跨越階層的宗教實踐 (一)社邑組織的結構化特征 (二)僧尼發揮指導性作用 (三)跨越階層的宗教組織形式 (四)宗教實踐對經濟資源的重組 總 結 |
ISSN | 10061312 (P); 10061312 (E) |
ヒット数 | 176 |
作成日 | 2024.01.19 |
更新日期 | 2024.01.19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