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images/title/Title_FulltextSearch.gif) |
|
|
|
著者 |
敦煌研究院 (編)
;
樊錦詩 (主編)
;
趙聲良 (副主編)
;
齊雙吉 (撰稿)
;
張艷梅 (撰稿)
;
陳菊霞 (撰稿)
|
版 | 1 |
出版年月日 | 2009.01.01 |
ページ | 199 |
出版者 | 江蘇美術出版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ppm.cn/
|
出版地 | 南京, 中國 [Nanjing, China] |
シリーズ | 絲綢之路與敦煌文化叢書 |
資料の種類 | 書籍=Book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1. 其他著者:邰惠莉、趙聲良、趙曉星、梁紅、程亮 撰稿 2. 此為簡體中文書 |
キーワード | 敦煌石窟; 莫高窟; 石窟; 中國; 史料 |
抄録 | 從漢朝開通了絲綢之路以來,近兩千年時間里,絲綢之路就成了中國與西方各國交流的通道,由於中國的絲綢源源不斷地通過這條交通要道輸送到西方,細分的歷史學家把這條連接東西交通的路稱為「絲綢之路」。要講絲綢之路的開通,就不能不講到真前,張騫作為漢武帝的使臣,受命往西域聯絡當時的月氏和烏孫國夾擊胸苦,這個政治使命並沒有完成,卻因此以外地帶來了有關西域諸國的各種情報,漢朝進一步跟這些國家聯絡,使中國與西域各國展開了的外交活動,從而打開了人類文明詩上新的一頁。(原文第2頁) |
目次 | 一、張騫出使西域 2 二、西涼國的興衰 11 李暠與西涼國 12 人才輩出的時代 15 三、釋伽牟尼與佛教 20 四、西晉、十六國時期活躍在敦煌及河西的高僧 28 敦煌菩薩——竺法護 28 大化西行——竺法乘 30 鳩摩羅什 30 曇無讖 33 法顯 34 河西石窟寺的興建 35 五、莫高窟的營建 40 六、東陽王、建平公與中原新風格 48 東陽王元榮與西魏時的敦煌 48 東陽王窟 51 建平公於義與北周時的敦煌 54 建平公窟 55 七、隋煬帝西巡 58 西巡緣由 58 西巡進程 58 焉支山和"萬國博覽會" 61 從連珠紋和高昌樂窺探隋代的文化融合 62 隋代莫高窟的開窟造像活動 64 八、唐僧取經 70 九、武則天與大佛 85 十、敦煌世族與莫高窟營建 93 索氏 93 李氏 95 陰氏 100 翟氏 103 慕容氏 108 十一、吐蕃與莫高窟 110 大漠孤島的抵抗與陷落 110 臣於吐蕃的愧疚與無奈 111 大力弘揚佛教的時代 114 十二、張儀潮收復河西 121 漫漫歸唐路 121 英雄的頌歌 124 張氏歸義軍的沒落 129 十三、曹議金與歸義軍 132 夾縫中的生存謀略 132 穩中求勝的政治策略 134 風雨飄搖的地方政權 138 十四、西夏、元代的莫高窟 141 黨項民族的借鑒與創新 141 落日的余暉 143 密教藝術大放異彩 144 十五、藏經洞的發現 148 十六、盜寶者 153 斯坦因 153 伯希和 157 大谷探險隊 161 鄂登堡 164 華爾納 167 十七、敦煌與20世紀的中國藝術家 170 李丁隴——第一個赴敦煌的畫家 170 張大千的敦煌臨畫 171 王子雲及西北考察團 174 關山月、韓樂然等畫家在敦煌的臨摹 176 美術史家對敦煌藝術的研究與推廣 179 十八、敦煌石窟的保護與研究 181 敦煌的守護神——常書鴻 181 段文傑——奮起直追敦煌學 187 樊錦詩——建設世界一流的文化遺產保護單位 193 參考書目 199
|
ISBN | 9787534426681 (pbk) |
ヒット数 | 18 |
作成日 | 2024.02.20 |
更新日期 | 2024.02.20 |
![](jp/images/logo/bg-btn-edit.png)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