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佛教慈善資源分配的倫理反思──從佛典教示到慈濟慈善 |
|
|
|
著者 |
林建德 (著)
|
掲載誌 |
玄奘佛學研究=Hsuan Chuang Journal of Buddhism Studies
|
巻号 | n.42 |
出版年月日 | 2024.09 |
ページ | 27 - 58 |
出版者 | 玄奘大學 |
出版サイト |
http://ird.hcu.edu.tw/front/bin/home.phtml
|
出版地 | 新竹市, 臺灣 [Hsinchu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佛教慈善; 合宜分配; 佈施; 意業為重; 慈濟賑災 |
抄録 | 「分配」是身在社會群體中的個人皆要面對的,佛教的慈善救濟亦然,當所需者眾而資源又相對有限,如何公平或合理的分配,成了佛教倫理學可探究的問題。本文首先指出公義和公益的可能張力,在公益慈善過程中避免因不義而帶來另一種傷害,成了本文反思所在。其次,以佛典為依據,探討佛教如何看待布施(給予)的優先順序和原則,可知布施對象雖有功德大小,但更重於布施者的動機和心態,也考量到施與受的雙方是否皆心意精純等因素,同時「二諦」並觀,隨順因緣而行布施。第三,以慈濟基金會作為佛教慈善實踐的範例,慈濟強調克己自律、財政嚴明,並以「及時、直接、重點、尊重、務實」等為賑災原則,亦顯示資源分配的佛教觀點。最後結語認為佛教慈善的「分配正義」,以慈悲心出發兼及智慧的明斷而考量到公平性和合理性,確保資源的合宜分配;在慈善工作中,除以最需幫助者為優先,並將慈善視為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修行過程,當慈悲含攝公義權衡,菩薩的慈悲才得以圓滿。 |
目次 | 一、前言 30 二、公益與公義的可能張力 33 三、佛典記載的啟發 37 四、慈濟慈善的模型 46 五、結語 52 |
ISSN | 18133649 (P) |
ヒット数 | 3 |
作成日 | 2024.12.11 |
更新日期 | 2024.12.11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