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禪宗五家七宗之形成及其教育風格=The Developments of Zen's Five Branches Seven Sects and Their Educational Styles |
|
|
|
著者 |
黃志忠 (撰)=Huang, Chih-chung (compose)
|
ページ | 158 |
出版者 | 國立臺南大學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nutn.edu.tw/
|
出版地 | 臺南市, 臺灣 [Tainan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國立臺南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
指導教官 | 邱敏捷 |
卒業年 | 93 |
キーワード | 禪宗教育=Zen’education; 禪宗=Zen; 五家七宗=Zen’s Five Branches Seven Sects |
抄録 | 在人本思想躍升為教育主流的今日,向來重視生命體悟的禪宗教育思想實在不該被埋沒,而擁有一套完整豐富且具體有方的教育方式的禪宗五家七宗,更應該被廣為探討、用世,所以本論文擬以禪宗五家七宗的教育風格,作為當今人本教育的資糧;並藉以探討禪宗五家七宗之形成與教育風格。 研究者首先由禪宗的歷史,論及五家七宗「明心見性」的本質,然後切入主題,探討五家七宗是如何運用各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化學人,使其能明心見性,瞭解生命的終極意義和永恆的價值。 本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五家七宗的淵源」,敘述從達摩到六祖惠能的傳承;第三章「五家七宗的傳承」,敘述從惠能到各宗的開創者;第四章「五家七宗的教育風格」;第五章「五家七宗教育風格之特色」;第六章「結論」。 希望透過這一步步鉅細靡遺的五家七宗傳承探究及教育風格闡述,能引起更多人對五家七宗的重視與鑽研的興趣,進一步以新思維,將參禪融合時代潮流,開創五家七宗一新的局面,則不僅是佛門之褔,亦是當今教育界之幸。
As humanistic thoughts leap to dominate the mainstream of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Zen Buddhism, which having been valuing life comprehension, shouldn’t stay ignored. Comprised of a set of complete and concrete methodology, its Five Branches and Seven Sects should be broadly explored and applied with good reasons. This thesis is meant to base the current humanistic education on the instructive modes of Zen’s Five Branches and Seven Sects, with a simultaneous look into how their developments are related to their educational styles. The investigation begins with the history of Zen, with reference to the nature of "finding thy true self" in Zen’s Five Branches and Seven Sects, followed by the main topic—inquiring into how they make use of various techniques to instruct pupils and to have them enlightened so as to see their inner selves and realize the ultimate meaning and eternal value of life.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Origins of Five Branches and Seven Sects," a narration of the heritage from Do Mo to Liu Zu, Chapter Three: "Heritage of Five Branches and Seven Sects", a description of Liu Zu going down to the creators of its various branches, Chapter Four: "Educational styles of the Five Branches and Seven Sects,” Chapter Five: "Educational features of Five Branches and Seven Sect," and Chapter Six: "Conclusion." Hopefully the systematic,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and depictions of its educational methodology can rouse more interests and urge more sincere attitudes toward the Five Branches and Seven Sects of Zen, further creating a new phase by blending it with modern thinking. In that case, it’s not only the fortune of Buddhism but also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our education.
|
目次 |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 謝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6 第一節 問題敘述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一、原典分析 4 二、前人研究評述 5
第二章 五家七宗的淵源 7-26 第一節 達摩到僧璨 一、初祖菩提達摩 7 二、二祖慧可 11 三、三祖僧璨 13 第二節 道信到弘忍 一、四祖道信 14 二、五祖弘忍 16 第三節 六祖惠能 一、六祖惠能 18 二、心性之法 20 三、惠能的三無偈 22 第四節 小結 25
第三章 五家七宗的傳承 27-82 第一節 洪州宗 一 、共同的傳承 (一)、南嶽懷讓 27 (二)、馬祖道一 29 (三)、洪州禪的核心思想 30 (四)、百丈懷海 34 (五)、黃檗希運 40 二、溈仰宗 (一)、溈山靈祐 43 (二)、仰山慧寂 45 三 、臨濟宗 (一)、臨濟義玄及法嗣 46 (二)、黃龍慧南 49 (三)、楊岐方會 50 四 、小結 53 第二節 青原系 一、共同的傳承 (一)、青原行思 51 (二)、石頭希遷 52 二、曹洞宗 (一)、藥山惟儼 58 (二)、雲巖曇晟 60 (三)、洞山良价 63 (四)、曹山本寂 65 三、雲門與法眼 (一)、天皇道悟 68 (二)、龍潭崇信 69 (三)、德山宣鑒 70 (四)、雪峰義存 72 (五)、雲門文偃 75 (六)、玄沙師備 76 (七)、羅漢桂琛 79 (八)、法眼文益 80
第四章 五家七宗的教育風格 83-135 第一節 臨濟宗 一、宗風概述 84 二、臨濟四喝 86 三、臨濟三玄三要 87 四、臨濟「四賓主」 89 五、臨濟「四料簡」 90 六、臨濟「四照用」 90 第二節 溈仰宗 一、宗風概述 91 二、「鏡智」為宗 93 三、疾「三種生」 94 四、語默不露 95 五、「默照」為宗,如實而修 96 六、九十七圓相,用而不執 97 七、十九種法門,任運無所 98 第三節 雲門宗 一、宗風概述 99 二、雲門三句 101 三、雲門一字關 103 四、雲門八要 103 五、顧鑒咦 104 六、其他 105 第四節 曹洞宗 一、宗風概述 105 二、敲唱為用 106 三、三滲漏 107 四、洞宗三路 108 五、曹洞五位 109 六、三種墮 115 第五節 法眼宗 一、宗風概述 117 二、箭鋒相柱,啐啄同時 118 三、禪教合一,華嚴六相 120 四、四料揀 122 五、法眼四機 123 第六節 黃龍派 一、宗風概述 124 二、黃龍三關 124 三、融攝五家宗風 126 四、一足令 127 五、重視叢林清規 128 六、語言文字之禪 128 第七節 楊歧派 一、宗風概述 129 二、禪詩點化 130 三、拄杖拍喝 131 四、四一法門 131 第八節 小結 134
第五章 五家七宗教育風格之特色 136-143 一、以「開悟為導」的禪教 136 二、驗證開悟境界的禪門三關 137 三、「啐啄同時」與「棒」、「喝」相輔相成的教學理念 138 四、以理事表主客之對待 140 五、以語言或沉默接引學人 141 六、因材適性的教學策略 142
第六章 結論 144-147
引用書目 148-151 附錄一:五家七宗傳承表 152 附錄二:五家七宗的教育風格簡表 153-158 |
ヒット数 | 538 |
作成日 | 2007.03.29 |
更新日期 | 2023.01.16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