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姚南強 (著)=Yao, Nan-qiang (au.)
|
掲載誌 |
中國藏學=China Tibetology
|
巻号 | n.2 |
出版年月日 | 1997 |
ページ | 84 - 92 |
出版者 | 中國藏學出版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zytzb.org.cn/cbs/zx/index.htm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論理學=因明學=Hetuvidya=Buddhist Logics; 認識論=Epistemology; 阿毘達磨=論藏=Abhidhamma Pitaka=Abhidharma Pitaka; 佛教=Buddhism; 佛=Buddha; 西藏佛教=藏傳佛教=Tibetan Buddhism; 因明; 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 本體論=Ontology |
抄録 | 藏民族的哲學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在原始的本教中已有「本無空」的世界本體論,在《斯巴問答歌》中也有了最早的宇宙發生論和人類起源說,但真正形成為一種理論卻是7世紀佛教傳入之後,特別是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藏傳佛教之後,藏族思想家對印度佛教的各派觀點進行了嫁接、融合、改造、重組的工作,從而形成了容哲學認識論、邏輯論和論科學為一體,凝結著中古以來藏民族智慧精華的藏傳因明。前蘇聯著名學者[彳切]爾巴茨曾評價道:「藏地的因明著述可以與中世紀歐洲的學術著作相匹敵」,「它忠實地保存了黃金時代的印度文明及印度哲學最傑出的成果」。其實,藏傳因明不僅僅是「保存」了印度哲學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哲學和邏輯兩方面都有重大的發展,把因明學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研究藏傳因明忠所包含的哲學邏輯思想,對於挖掘和弘揚藏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有著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
ISSN | 1002557X (P) |
ヒット数 | 329 |
作成日 | 2007.08.27 |
更新日期 | 2019.10.15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