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著者 |
崔紅芬
|
掲載誌 |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
巻号 | n.5 |
出版年月日 | 2006 |
ページ | 47 - 53 |
出版者 | 西南民族大學 |
出版サイト |
http://222.210.17.171/xb/Index.html
|
出版地 | 成都, 中國 [Chengdu,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藏傳佛教; 宗派=religion; 西夏 |
抄録 | 由于受歷史等因素影響,西夏和吐蕃關系密切,黨項人在內遷前就開始接觸佛教,并有自己的僧人,黨項與吐蕃僧人時常交往。安史之亂爆發,吐蕃加緊對外擴張,占領河西隴右地區,對河西實行近百年的統治,吐蕃崇佛政策對本民族和役屬部落都有很大影響,對河西地區佛教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受朗達瑪滅佛影響,佛教在藏區沉寂了近百年時間,但在河西地區依然興盛,毀佛事件未波及到此地。10世紀末佛教在藏地再次興起,藏傳佛教后弘期開始,不同教派陸續形成。這時內遷黨項部族也日益強大,11世紀初建立西夏國,雙方僧人、佛事交流頻繁,西夏境內有大量不同教派吐蕃僧人活動。西夏效仿中原和吐蕃僧人的封號制度,建立了自己較完備的僧人封號體系,任用吐蕃、天竺高僧擔任帝師、國師之職,總領全國佛教事務,充任功德司正,并參與佛經的譯釋和校勘等工作,藏傳佛教的大手印和道果等教法對西夏都有一定影響,藏傳佛教在西夏得到了很大發展。
|
目次 | 一.噶當派 47 二.噶舉派 58 1.噶瑪噶舉派 2.蔡巴噶舉/拔絨噶舉 3.止貢噶舉派 三.薩迦派 四.寧瑪派 注釋 參考文獻 |
ISSN | 10043926 (P) |
ヒット数 | 675 |
作成日 | 2008.05.19 |
更新日期 | 2020.02.17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