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者 |
佚名
|
出版年月日 | 2009.03.16 |
出版者 | 香港寶蓮禪寺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plm.org.hk/index.asp
|
資料の種類 | 網路資料=Internet Resrouc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抄録 | 在當今社會,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入進行,受西方意識形態的衝擊,不少傳統意識形態的原有模式被打破。一些傳統的倫理道德、行為規範的意義被重新估價,人類社會出現了道德嬗變和道德滑坡,甚至有學者提出“道德淪喪”,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茫然不知所措,精神生活中充滿了迷惑。如何建構現代文化模式和道德規範,成為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中國是一個具有幾千年曆史的泱泱大國,中國文化精神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意識形態,包括儒、道、法、墨、釋等多種互立互補的文化精神。這些文化精神雖年代久遠,但影響著中國幾千年的文明發展,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對於傳統文化精神的利用,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1]曾提出了“揚棄”的方法,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也曾提出:對於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佛教產生於古印度,中國漢朝明帝時迎印度僧人竺法蘭等攜經傳入中原,設白馬寺供養,佛教在真正意義上傳入中國。之后,佛教與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相融合,產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佛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佛教的倫理思想的基本理論在其佛經典籍中已經形成,隨著佛教在中國各地的傳播,特別是“南朝齊梁以來的對佛教的推崇”[2],佛教倫理思想逐步與漢魏以來佔主導思想地位的儒、道思想相結合,發揮著影響。這些影響直到今天還沒有消失,甚至在某些地區還有所發展。所以,研究佛教倫理的現代社會價值,對於重新建構現代社會的道德規範,有一定的價值意義。《禮記·樂禮》云:“樂者,道倫理者也。”鄭玄注:“倫,即人倫。”倫理,從倫理學的意義上講,是指社會中存在的規範人們日常行為的非強制性的道德理念,處理人們之間相互關系所應遵循的道理和準則。當然,佛教倫理是以佛教的基本典籍中蘊含的思想為基礎,而創立出來的符合佛教道德的一些道德判斷標準。作為佛教倫理,它是佛教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倫理道德體系,是以佛教信仰為中心調節佛門僧人之間及僧俗之間關系的道德準則和道德規範體系,是有關佛教道德的思想、觀念、學說。佛教的倫理包含諸多方面,其中比較普遍的,具有現代價值的部分也不外乎以下四個方面,它們對現代社會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
ヒット数 | 512 |
作成日 | 2009.05.11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