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佛教護法文學與宗教對話 -- 以《弘明集》為例
著者 蔡彥仁
掲載誌 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中輯)
出版年月日1995.07
ページ347 - 367
出版者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
資料の種類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言語中文=Chinese
キーワード護教; 護法; 羅漢; 法文; 其他; 佛教與中國文化; 佛教; 佛; 比較宗教=Comparative Religion
抄録本文主在探討:若把佛教護法文學視為宗教對話的
媒介或方式,那麼此類文學在佛教與中國文化的融合過程
中,到底扮演何種角色? 有何特徵? 其意義又是如何?

佛教自東漢起在中國本土發展,以至南北朝為止,約
歷四. 五百年之久. 爾來歷史學家把此段時期視為佛教在
中國的成長與融合階段,為隋唐的發展高峰做一前導準備
. 除短暫或小規模的迫佛外,一般學者認為魏晉南北朝
的佛教發展大致順暢,是中國文化融攝外來文化的成功例
子之一.

佛教融入中國本土,成中國文化的重要成份是事實
,但其過程卻是複雜曲折. 自佛教傳入中土以後,反佛,
排佛之聲不絕於耳,南北朝是如此,隋唐也是如此,其後
以降的朝代,反對之聲仍未間斷. 另一方面,歷代不少佛
教高僧奮起護法,為其信仰極力闡明辯解;《弘明集》即
是收羅漢末至蕭梁護法文學的重要史料,也是本文欲集中
分析,討論的對象.

本文首先從宗教歷史學的角度定義「護法文學」(
apologetics, 或譯「護教學」) 主張在此宗教文類底下
,可隨作品內容,性質,與語氣的差異,區別「辯解」 (
polemics),「宣傳」 (propaganda),「勸邀」 (
protreptic) 等小分類. 這些文體雖皆可稱為「護法文
學」,但卻有不同目的,也發揮不同作用. 就《弘明集》
而言,吾人也可藉此類別,分析其內容差異.

本文再就《弘明集》的重要篇章,討論以下要點:一
,對象問題. 護法文學皆是對教外人發言,但隨對象身份
不同,或帝王,或儒者,或大眾,其表達的主題,內容,
與方式隨之而變,因此讀者與作品的對應關係值得吾人注
意. 二. 自我定義問題. 護法文學不論其對象與表達方式
為何,其最大的共同特徵即是藉此護法機緣,將其核心信
仰再次肯定與申述. 是以透過此類文學,吾人可見識彼時
佛教的「正統」信仰體係. 三. 語言問題. 佛教既是外來
宗教,佛僧在對中土人士解釋此教時,必得借用本土傳統
的既有語言,辭彙以進行. 但此「格義」或「連類」下的
語言,也隨時代之演變而變; 藉對語言轉化的討論,吾
人可知佛教本土化的深淺程度. 四. 反應問題. 護法文學
的作品一經發表,常引發自教內或教外的反應. 探討反應
的強烈大小與性質差異,吾人可窺見其中討論問題的敏感
性與重要性.

綜合以上諸要項的討論,本文再從比較宗教的觀點指
出,佛教與中國文化接觸時所產生的題,較之以後基督教
傳入中國,或其他不同宗教,文化接觸時所衍生的結果,
有其獨特處,如果吾人認為佛教融入中國文化傳統是一
成功範例,本文最後建議吾人應當重視上述分析《弘明集
》所得的結果,故為宗教對話的重要參考依據.
ヒット数406
作成日1998.07.22
更新日期2011.06.22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251987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