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竹林
|
出版年月日 | 1987 |
出版者 | 常春樹出版社 |
出版地 | 臺灣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書籍=Book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緣起=十二因緣=Pratityasamutpada; 緣起=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paticca-samuppada; 緣起=paticca-samuppada=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 種子=bija; 遍計所執性=Parikalpita-Svabhava; 慈恩宗=法相唯識宗=法相宗=Yogacara Buddhism; 圓成實性=parinis!panna-svabhava; 唯識=Mind-Only Buddism=Consciousness-Only Buddhism=Vijnaptimatrata=Vijnaptimatra; 阿賴耶識=阿拉耶識=阿梨耶識=阿摩羅識=Alayavijnana; 依他起性=Paratantra-Svabhaava; 佛教; 佛陀=Gautama Buddha; 佛; 三性說=The Three-nature Doctrine; 三性 |
目次 | 一、內心的佛教 1.何謂唯識佛教 2.佛陀所明示的真理 二、唯識佛教的歷史 1.印度--唯識佛教的形成 2.傳到中國--法相宗的成立 三、不可得的內心 四、內心的構造 五、探求內心的深層 1.(感覺=前五識)與(意識) 2.(前五識)相互的差別 3.前五識的共通性 4.知,情,意的作用--第六意識 5.深層潛藏的執我--(第七末那識) 6.深層的自己--(第八阿賴耶識) 7.先天性與經驗的累積--(薰習)與(種子) 六、內心的能動性 1.深層的自己的能動性--(初能變) 2.自我意識的歪曲--(第二能變) 3.完整的自己的顯現--(第三能變) 4.看要看的東西或被看的東西--(四分)說 5.內心與對象的關係--(三類境) 七、存在與執迷,悟道--三性說 1.緣起的自己--(依他起性) 2.迷惘的自己--(遍計所執性) 3.悟道的自己--(圓成實性) 八、從迷惘到悟道 1.什麼樣的人 2.從迷惘到覺悟的階段 3.要怎麼樣發現得救的過程
|
ヒット数 | 543 |
作成日 | 1998.07.22
|
更新日期 | 2014.05.09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