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者 |
釋聖嚴=Shih, Sheng-yen
|
出版年月日 | 1998.03.01 |
出版者 | 天下雜誌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cw.com.tw/index.htm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書籍=Book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天下報導; 60〉人物觀點系列〉 |
キーワード | 淨土=Pure Land; 欲望=貪=Tanha=Tanhaa; 教團; 苦; 阿彌陀佛=Amitaba Buddha=Amida Buddha; 其他; 佛教; 佛; 尼陀那=因緣=Nidana; 心靈=Spiritual |
抄録 | 序言: 同行不是冤家 有人問我,現在企業界的競爭這麼激烈,人跟人的關係也常常陷入 搶地盤的衝突裡. 這種情形之下,要怎麼讓人們求心情的安定? 我 覺得,真正的大企業家,都會有一種「以敵為友」的理念. 只有器 量小,眼光短的人,才會反其道而行,抱著「同行是冤家」,「一山 不容二虎」的觀念,把朋友也當成敵人. 真正擁有遠大心胸的企業 家並不是這樣的. 對他們來說,所謂的「敵人」其實並不是敵人, 因有人來跟你競爭時,表示你做得很好,其他人才要來搶你 的成果. 你一定要繼續往前跑,當你愈跑愈快,後面跟上來的人也 愈來愈多,儘管錢未必都是你在賺,他們卻都是你帶出來的 -- 這 就是帶動社會往前發展的力量.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情況是:你看著別人往前走,自己要跟上去,這 個時候你絕對不能亦步亦趨地跟著別人,這樣一定沒希望,因你 走的都是別人的路,永遠得不到第一. 有時候別人走得快,你卻走得 慢,也未必不好. 這樣反而有餘裕思考,漸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儘 管小,卻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可悲的「搶地盤」心態 我們不要把市場看成固定的,老是盯著同一個形式,拿我們佛教徒來 說,就算全台灣兩千萬人都信了佛教,也只不過是兩千萬人,跟全世 界比起來,又有什麼了不起呢? 何況台灣的佛教團體這麼多,每個團 體都在用心運作,希望能影響更多的信徒,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只想 搶信徒,搶市場,就太可悲了. 我們要做的,應是提供「市場」裡 的「消費者」更便利,更有用的東西. 哪些服務是別人沒提供的? 哪些東西是大家都需要卻還沒出現的? 我們應設法把它們創造出 來. 說穿了,人類的文明,文化,也就是這樣累積起來的.
我想我在做的,也只是把「理念」和「方向」分享出去而已. 我講的 「心靈環保」,「人間淨土」這些觀念,現在已有很多地方在沿用, 並不只限於佛教界,這對我來說是很安慰的. 我不會說「這是我的專 利」,不准別人使用,那樣就太自私了. 我提出這些理念,就是要別人 去用它,接受它,至於是不是我們的團體,就不是那麼要緊了.
「貪婪」與「進取」 也有人問我,「貪婪」與「進取」的分際該如何拿捏? 事實上,我們 痛恨貪婪,指責貪婪,這是錯誤的. 因貪婪的動機,往往也能帶動 這個社會更繁榮,更進步. 從這個角度來看,貪婪也沒什麼不好. 可是貪婪若變成浪費,變成相互間的傷害,就需要改進了. 「貪婪 」這個觀念稍稍轉變一下,我們稱呼它是「進取」,這是進步的動力 . 不過在追求名,利有所「得」時,我們也要知道付出,否則 就會變成傷害別人的事了. 所以我們要問的不是「貪婪」這個事實, 而是貪婪時是不是傷了人,是不是讓這個社會受到了損害?
今天這個時代,就是缺少了一點為別人設想的「同理心」. 這即是說 ,你了解到大家都有這樣的貪婪之心,對你有利的事對我也有利, 讓你成長的也可以讓我成長,甚至我成長得快時,也能帶著成長 比較慢的人一起上來. 現在我們說「同理心」,多半還是侷限在人際 關係的溝通,事實上,「同理心」的概念是可以擴展到整個社會國家 的層面,不只是「我的公司」,「我的事業」而已.
同一個缸裡的金魚 我們都坐在同一條船上,在這艘小小的船上不停你爭我奪,是非常 糟糕的. 一艘船開到海洋去謀生,去尋找資源,最需要的就是「同 舟共濟」的心. 我們生活在這個小小的島,這顆小小的地球上,其 實都是同一個缸裡的金魚. 如果缸裡有一條魚認為其他的魚都很可 惡,故意到處大便,把水弄得渾濁不堪,結果自己還不是受害? 既 然是在同一個缸裡面,就要有「共同體」的情感,這是我們現在比 較缺少的. 如果大家生活在台灣,都能有這樣一份「同理心」,家 庭裡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禮讓; 公司和公司間互相給對方一條 路走,讓大家都有飯吃,我們的生活環境一定會更好.
所以大企業家,大政治家,都一定是大氣磅薄,真正的政治家絕對 不是為搶位子才來的,他會有「奉獻」的願心,智慧和毅力. 為 什麼孫中山先生一直到現在都還是讓我們懷念不已? 因他從來沒 有考慮過自己是不是要做大總統,做皇帝. 相反地,一心想要做皇 帝的袁世凱,是不是值得我們懷念? 我想這是很清楚的事情. 工商 界也是一樣,我相信無論公司資本大小,只要能有這樣的心胸,前 途絕對是光明的. 現在的大資本家,大企業家,哪個不是從小資本 累積起來的? 只要觀念正確,心胸寬大,經營得踏踏實實,人生就 必然是穩定的. 即使遇到大風大浪,也不會一下子就踩空.
不該心存僥倖 「立足點」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腳踏實地,步步為營,不僅規劃自 己的方向,也能想到社會大眾的需要,那麼即使是小生意人,也 會受到大眾的尊敬. 我們看到很多五十年,一百年的老店,雖規 模不大,卻能維持長久的良好信譽,為什麼? 就是因它們的經營 理念是站得住腳的,可以不斷往前走. 現在很多人作生意是「打了 就跑」,賺了一筆就走人,這其實是在害自己,因他失去了信譽. 我們這個地球,看起來好像很大,其實是很小的. 你在這裡出了紕 漏,就算跑到美國去,美國人也會很快就知道你出了紕漏. 不管你 跑到世界的哪個角落,大家都會知道你的不良紀錄. 台灣有很多一 出紕漏就逃掉的生意人,滿心以為跑到國外就可以再創事業第二春 ,沒這回事. 他們到了國外也只能躲躲藏藏,不可能「又是一條好 漢」,也不可能成人人都尊敬的大商人.
「執著」與「捨得」 接著要釐清的是「執著」和「捨得」的分際:為自我的利益而放不 下,就是「執著」; 為他人而奉獻,就是「捨得」. 為他人奉獻而堅 持到底,叫做「毅力」,而非「執著」. 「執著」是為個人的私利, 名望,權力,放不下,捨不得,老是只考慮到自己的問題,畏首畏 尾,顧前瞻後,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已,這是「執著」.
當然也很可能會有這種情況:某人認為他的理念是最好的,也對社 會最有利,於是堅持,執著於自己的想法. 但這是僅就他自己的立 場來看,並不是「同理心」. 他自己認為這個社會需要的東西,未必 是社會真正的需要. 比方說:我有一雙鞋,穿在腳上很舒服,就強 迫別人也一定要穿,還覺得不肯穿這雙鞋的人都對不起我:「這麼舒 服的鞋,你居然不穿!」這樣的「執著」,這樣的堅持己見,在現在 的台灣經常可以看到.
我對自己有這樣的期許:我沒「一定要完成」的目標 -- 當社會環境 的「因緣」許可我做,需要我做時,我絕對全力以赴; 但當環 境不許可時,我也不會勉強. 因這個地方不行,別的地方也許 還是可以做啊! 古人說:「達者兼善天下,窮者獨善其身」,這裡的 「達」並不是說自己多麼了不得,而是指社會環境已「通達」了, 能讓我提供自己的力量. 這時候,絕對要義無反顧,堅持到底去做 ,就算失敗也沒關係. 而當環境不允許,也就是「窮」時,我或 許不能做什麼,但也絕對不會去傷害別人.
「圓融」與「正直」 在人際關係和個人修養的方面,很多人都以為「圓融」是和「正直」 對立的,其實不是如此. 「圓融」是非常不容易的境界,且「圓融」 應要從「正直」出發. 「圓融」要是覆蓋了「正直」,就不能算是 圓融,而變成「圓滑」,「鄉愿」了.
人一定要先「正」,「方」,才能「圓」. 要是連「正」,「方」的基礎規 格都沒,講「圓融」一定會變成「沒原則」. 「沒原則」的人, 多半是於他人有害的. 真正的圓融一定先講「正直」,有所為,有所 不為,同時又能有一種包容性,即使自己受到些許損害,也能包容; 更不會動輒「得理不饒人」,擴大別人的不是,盯著別人的缺點不放.
不計較小瑕小疵 所以「圓融」就是不去計較「小瑕小疵」. 當然,假如是大大的問題 ,就還是要處理了. 比方說,今天有個人來找我,他說自己很掙扎, 有一件事不曉得該不該做? 要是做了,會覺得自己「不慈悲」,不做, 又覺得自己會蒙受損失,於是遲遲下不了決斷. 我對他說:「阿彌陀佛 . 我們講慈悲,自己損失一點沒關係,要是損失的程度讓自己都不 能生存了,你還要講慈悲嗎? 那是害人,不是真正的慈悲.」 為什麼呢? 因這樣一味的忍讓,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 你要是不設 法讓他停止,他還會去害到更多的人. 真正的「慈悲」應是減低別 人做壞事的機會,也同時幫助更多的人免於受害.
「成長」與「節制」 同樣地,「節制」與「成長」也不會互相衝突,它們必定是互為一體, 並不矛盾的. 「節制」的意思是說:不要爬得太快,因爬得太快, 可能會後繼無力. 且一味地往前衝,也很容易忽略了前後左右有什 麼問題. 我們須「步步為營」,不管做人,做事都是如此. 假如一 直都是「腳不點地」往前衝,碰到一顆小石子,就可能會跌得很慘. 把四面八方看得清清楚楚,一步一步地走,你還是可以 |
ヒット数 | 1111 |
作成日 | 2000.08.10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