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董群
|
掲載誌 |
佛藏
|
巻号 | n.12 |
出版年月日 | 1999.04 |
出版者 | 佛藏雜誌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fozang.org.tw/mag.htm
|
出版地 | 臺中縣, 臺灣 [Taichung hsie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任教於東南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
|
キーワード | 道宣; 禪觀; 中國禪宗史 |
抄録 | 現在人們談起禪觀,常常是南北兩宗,南頓北漸,這是針對唐代禪法及其對後世的影響而言的. 在唐代禪宗前,禪在中國已發展了近千年,道宣在其《續高僧傳》中所揭示的禪觀是非常豐富的. 對此加以考察,可找出中國佛教禪觀的發展軌跡. 就道宣所述自東晉十六國,到隋唐之世的禪觀發展來看,禪觀的存在體現為譯經. 師承. 修習等形式. 東晉十六國時,禪典翻譯以羅什為代表,此項工作可上溯至東漢譯僧安世高. 對禪法的師承,慧觀和慧遠是最早期的重視者. 習禪的方式,以慧遠的群修和僧群的獨修為典型. 禪法流行的區域有長安. 淮北. 江東. 廬山等地. 北朝和隋代,大致有五類典型的禪法:1.以僧稠為代表,為北朝禪法之「顯學」,影響也最大; 2.以達摩為代表,在民間展開; 3.天台宗的禪法; 4.神異類禪法; 5.頭陀禪,體現出禪觀的多元性. 隋季禪法,實際上是僧稠系禪法的衰落和天台禪法的上升,構成的地位交替. 天台禪法體現出止觀雙修的特色,以修正北朝禪法的重定輕慧和南朝禪法的重慧輕定,並以圓頓為歸趣. 因此,道宣所揭示的中國禪觀,在多元的基礎上,由小乘禪向大乘禪發展,由定慧分修向兼修發展,由漸次向圓頓發展. 慧能的禪觀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生長,承達摩以來禪脈,從「教下禪」向「教外別傳」之禪發展,從「定慧雙修」向「定慧等一」發展,從「融漸之禪」向「唯頓無漸之禪」發展. 如果忽略道宣對這段禪法的討論,慧能禪法的歷史感將會降低. 從東晉十六國及南朝的慧解之禪,到北朝的習定之禪,從北朝的定法到隋代的天台禪,從天台禪到禪宗之禪,從北宗神秀禪到慧能的南宗禪,有其內在的歷史性聯繫,這是道宣給予的啟示. |
ヒット数 | 574 |
作成日 | 2003.10.09
|
更新日期 | 2022.04.06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