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者 |
楊曾文
|
出版年月日 | 2004 |
出版者 | 國學網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guoxue.com
|
資料の種類 | 網路資料=Internet Resrouc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中國佛教史=Chinese Buddhist History; 佛教與道教=佛教與老莊=Buddhism and Taoism; 佛教與儒家=儒佛會通=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
抄録 | 西元前後的兩漢之際,佛教開始傳入中國,經過漫長的與中國傳統文化、生活習俗相適應和結合的過程,演變為中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直到今天,佛教仍是中國擁有廣大信徒,影響較大的宗教之一。中國佛教在古代是北傳佛教的中心,其中的漢語系佛教,傳播到鄰國朝鮮、日本、越南;藏語系佛教,傳播到蒙古、俄國,對這些國家的歷史文化,發生了極深遠的影響。在當前努力探索建設新時期的民族文化的形勢下,人文學者對研究民族的傳統文化,表現出新的深厚興趣。所探討的問題有:民族傳統文化的多元結構和形成歷史、三教,及其相互間的關係、天人關係學說、傳統文化的特色、民族文化的振興等。在探討這些問題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佛教,從不同方面對佛教給予傳統文化的影響,以下僅就三個問題進行考察。 一、佛教的中國化 二、佛法與王權、王法 三、護法和輔教
中國古代的儒者的身份或官或民,情況不一。應特別指出的是:中國儒家的最高政治代表是皇帝,其次是從中央到各級的政府官員,其次是普通的儒者。佛教僧俗學者的護法著作,就是面向這些人,特別是面向其中的當政者的。從整體來說,中國漢地佛教沒直接或間接左右政權,是處於儒家的依附地位的。由此不難理解,上述的護法著作的作者,雖為佛教方面的代表,但不得不向儒家方面主動靠攏,反復表示和審辯: 一、承認儒家在思想、政治領域的絕對支配地位; 二、強調佛、儒一致,佛教不僅不否定儒家的綱常倫理,且自身的教義中就具有這方面的內容; 三、對儒家受佛、道二教影響,建立新儒學,積極地用佛教的心性理論,進行迎合和解釋; 四、表明佛教無論在貫徹五戒、十戒的戒條,或在宣傳善惡報應等教義上,都可輔助國家用綱常名教,教化民眾,維護社會安定秩序。自然,他們也反復論證佛教比儒、道二教優越,但所強調優越的地方是佛教的出世之教。這對儒家不能構成絲毫危脅。正是這點,是常被儒者譏笑為空寂無用處。由此就不難理解,為何從整體上說,中國儒教與佛教能長期和平相處,雖有爭論,又能互相吸收,互相補充,從而共同為維護封建社會秩序,各自發揮作用。
|
ヒット数 | 607 |
作成日 | 2004.04.02
|
更新日期 | 2011.09.19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