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著者 |
釋心皓 (著)
|
掲載誌 |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
巻号 | v.2004年 n.1 |
出版年月日 | 2004 |
ページ | 24 - 30 |
出版者 | 中國佛教協會=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出處:中國期刊網-文史哲輯專欄目錄
|
キーワード | 灌頂=Abhisheka=Empowerment; 懺儀=懺法=懺法儀=The Ritual for Confession and Pardon; 儀制; 智顗=智者大師=天台大師; 清規; 教團; 法華宗=天台宗=Tendaishu=Tien-tai Buddhism; 法師=Master; 佛教寺院=Buddhist Monastery=Buddhist Temple; 中國佛教=Chinese Buddhism; 布薩; 寺院 |
抄録 | 中國佛教寺院制度的形成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至唐百丈懷海禪師立《百丈清規》而趨於成熟。佛教早期有東晉道安法師制定僧尼軌範,確立行香定座上經上講之法,常日六時行道飲食唱時法,以及布薩差使悔過等法,可惜其文今已不傳。隋時智者大師為天台教團制訂了各種定制立法,這是現存最早的佛教寺院的軌儀制度,其文載錄於《國清百錄》。《國清百錄》共四卷,初由沙門智寂纂集,書未成而逝,灌頂繼續增撰。此書載錄了天台教制和一些懺儀行法,以及智者大師與陳、隋兩朝上層統治者來往的文書信件,還有不少碑文,這些都是研究天台宗的形成過程。
|
ISSN | 10042636 (P) |
DOI | 10.16805/j.cnki.11-1671/b.2004.01.011 |
ヒット数 | 384 |
作成日 | 2004.11.19
|
更新日期 | 2021.08.23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