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從懷疑中覺醒:從《中觀根本論》談起=The Middle Way: Faith Grounded in Reason |
|
|
|
著者 |
丹增・嘉措=Tenzin Gyatso
;
廖本聖=Liao, Ben-sheng
|
出版年月日 | 2011.01.11 |
ページ | 264 |
出版者 | 橡實文化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andbooks.com.tw/index_publisher.php?publisher_url=32&mode=1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書籍=Book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抄録 | 在《從懷疑中覺醒》一書中,達賴喇嘛尊者把西藏佛教與它在古代那爛陀大學的學術傳統根源,以及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印度龍樹大師的深觀教法,作了連結。他闡明《中觀根本論》(Fundamental Stanzas on the Middle Way)當中三個重要的篇章,如「我和無我的本質」、「十二緣起」及「世俗諦和勝義諦」等,同時也涵蓋格魯派的創始者傑.宗喀巴大師《聖道三要》(Three Principal Aspects of the Path)的豐富探索,引導讀者不斷地質疑探究佛陀的教法,並以「智者的方式」開發一種無可撼動的信仰。
達賴喇嘛尊者先對龍樹有關十二緣起支的篇章(《中論》第26品)給予注釋,詳述根本無明如何把我們自己本身和環繞在周圍的世界執為自性真實;接著陳述《中論》第18品,龍樹對於佛陀有關「我和無我」的分析,說明空性就是一切事物的究竟存在模式。最後,《中論》中最重要的一品第24品,解釋龍樹關於一切現象的自性存在是空性的論證。達賴喇嘛說,透過一種客觀、帶有好奇的批判心,從事謹慎的分析,才真的成為佛教徒精神活動那層意義的「法」。
《從懷疑中覺醒》教導《中觀根本論》批判性的思考空性、四聖諦和十二緣起支的教法,而對佛道培養出一種確實的理解時,接著進入本書的第二個部分:宗喀巴《聖道三要》,作為日常觀修的方法。結合這兩部重要的經典,要從輪迴三有中證得涅槃或解脫的可能性,以及證得這個目標的方法,將更實際、更能觸及。 |
目次 | 英譯者序 前言 吉祥那爛陀寺十七位大班智達祈願文
第一部 探索龍樹的《中觀根本論》 《中觀根本論》第26品〈觀察十二有支品〉 龍樹菩薩 撰 《中觀根本論》第18品〈觀察我與法品〉龍樹菩薩 撰 《中觀根本論》第24品〈觀察聖諦品〉龍樹菩薩 撰
第一章 趨向甚深 基於真正理解的信心 分析的順序 解脫道的根本:四聖諦 見解的層次 二諦
第二章 十二緣起支 第一支:根本無明 留在我們認知上的印記 無始以來的心 推論的四個原則 事物為何改變? 第二支:業 第三、四支:識和名色 第五、六、七支:六入、觸和受 第八、九支:愛和取 第十、十一、十二支:有、生和老死 逆序中的十二緣起支 十二緣起支如何完成? 息滅的順序
第三章 「我」和「無我」的分析 「無我」的類型 相對的「我」 時間和「我」 「我」的尋找 斷除輪迴三有的因 說明第四聖諦 既非「我」,也非「無我」 純粹的否定 對治誤解 煩惱及其習氣
第四章 建立世俗諦 提出反駁 空性的目的 空性的性質 空性的意義 依賴而命名 正確地辨識 實在論者的缺失 唯有空性才會合情合理
第二部 探索宗喀巴的《聖道三要》 《聖道三要》 傑.宗喀巴 撰
第一章 修習甚深 堅實的基礎 有系統的進路 出離心 具格的老師 超越現世的利益 輪迴之苦 判斷真正出離心的基準 菩提心:覺悟之心 觀修空性 培養理解 修習甚深
附錄 注釋 參考書目 |
ISBN | 9789866362248 |
ヒット数 | 856 |
作成日 | 2014.09.17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