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步步蓮華=A Lotus Flower at Every Step |
|
|
|
著者 |
釋聖嚴
|
出版年月日 | 2015.08.01 |
ページ | 320 |
出版者 | 法鼓文化出版社=Dharma Drum Culture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ddc.com.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シリーズ | 寰遊自傳 |
資料の種類 | 書籍=Book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抄録 | 觀想所處環境、道場及所走的路,處處是蓮臺,步步有蓮華,我們所提倡的人間淨土,也就自然出現了。巡禮了一千多年來中國佛教的根源,臺灣佛教的法脈所在;走遍極富文藝創作、佛教人才輩出的江南風采。
如果沒有歷代的古聖先賢,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儀軌芳範以及他們的智慧財產,我們今日的人間社會就不堪想像。所以每到一處曾有高僧大德駐錫過的古道場,不僅要緬懷他們,禮敬他們,也希望學習他們。所謂見賢思齊,不應僅為自己受益而感恩,更應體驗他們為法忘軀的堅韌心和利益眾生的悲願心,試著來做更多自己當做而能做的佛事。 |
目次 | 自序 一、行前說明 二、拜訪印順長老 三、到了南京 四、進入九華山 五、九華山的歷史地理 六、肉身菩薩金地藏 七、肉身寶殿 八、蓮華世界 九、處處蓮臺.步步蓮華 一○、拜經臺 一一、天臺正頂 一二、地藏洞.小老鼠 一三、九華山的現在 一四、化城寺 一五、祇園寺 一六、旃檀林的大悲殿 一七、甘露寺的佛學院 一八、九華山歷史上的佛教人才 一九、棲霞山佛學院 二○、同鄉法師.千佛巖 二一、三論宗.宗仰 二二、棲霞山的殿宇 二三、寶華山隆昌律寺 二四、寶華山的滄桑 二五、寶華山的律統 二六、還是「律宗第一山」 二七、焦山定慧寺 二八、茗山長老 二九、金山江天寺.禪堂 三○、張家港會晤俗家親人 三一、缺席的那一房 三二、我自己的家 三三、反其道而行 三四、苦與樂 三五、狼山廣教寺 三六、法乳堂.法聚庵.山頂大聖殿 三七、祖堂.八小名山.佛學院的可能性 三八、兩則遺憾的小插曲 三九、從南通到蘇州 四○、姑蘇城外寒山寺 四一、懷恩.寺志.尋根 四二、靈巖山寺 四三、印光大師在靈巖山 四四、念佛堂.佛學院 四五、歷代興替.高僧群像 四六、西園戒幢律寺 四七、五百羅漢 四八、通往杭州的路上 四九、淨慈寺.雷峰塔的故事 五○、永明延壽禪師 五一、湖隱道濟禪師 五二、淨慈寺的歷代高僧 五三、靈隱寺 五四、靈隱寺與南方佛教 五五、靈隱寺的高僧群 五六、今天的靈隱寺 五七、弘一大師受戒處 五八、西湖.西泠印社.鳳林寺 五九、新昌石城山 六○、大佛寺的彌勒大佛 六一、天臺山的國清寺 六二、禪與教的興替 六三、寒山子 六四、智者塔院.高明寺 六五、隋塔與隋梅 六六、奉化雪竇寺 六七、布袋和尚 六八、雪竇寺的祖師們 六九、天童寺 七○、密雲圓悟禪師 七一、近世諸大師 七二、阿育王寺.瞻仰佛舍利 七三、歷代高僧.寧波到普陀 七四、普陀山的出典 七五、梵音洞 七六、普濟寺 七七、日僧慧鍔 七八、普陀山的今與昔 七九、印順長老出家處.佛學院 八○、紫竹林 八一、佛頂山的慧濟寺 八二、太虛及印順二師閱藏處 八三、法雨寺的印光大師關房 八四、虛雲和尚等四位大師的參學修行處 八五、從普陀到上海 八六、訪靜安古寺 八七、龍華寺.功德圓滿 |
ISBN | 9789575986780 (平) |
ヒット数 | 391 |
作成日 | 2015.07.16 |
更新日期 | 2020.11.19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