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轉依理論研究—–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A Study of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in the Cheng weishi lun and Kuiji’s Commentaries
著者 趙東明 (著)=Chao, Tung-ming (au.)
出版年月日2011
ページ497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の種類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言語中文=Chinese
学位博士
学校國立臺灣大學
学部・学科名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官林鎮國;蔡耀明
卒業年99
キーワード轉依=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s, asraya-parivrtti or asraya-paravrtti); 所依=basis(asraya); 因緣依=basis of causes and conditions(hetupratyaya-asraya); 等無間緣依=basis of incessant causation(samanantarapratyaya-asraya); 增上緣依=basis of causes beyond direct empowerment(adhipatipratyaya-asraya); 持種依(阿賴耶識)=basis of the holding seeds(store consciousness,alaya-vijnana); 迷悟依(真如)=basis of delusion and enlightenment(reality,tathata); 四分=four aspects; 自證分=self-cognition(svasamvitti or svasamvedana); 相縛=attachment by the mind to the objects in the six realms; 無分別智=non-discriminating wisdom(nir-vikalpa-jnana); 四智=four wisdoms
抄録本論文旨在研究《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中的「轉依」理論。根據《成唯識論》的說法,「轉依」有四種義別,即:「能轉道」、「所轉依」、「所轉捨」、「所轉得」。本論文特別將焦點放在「轉依」四義中「所轉依」的「所依」與「能轉道」之「無分別智」這二部份。並以護法「心、心所」認識論的「四分」說(「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為問題意識,切入探究其間的關係。
「轉依」四義中的「所轉依」,也就是指「所依」。《成唯識論》認為一切染、淨有為諸法有二種「所依」,即作為「持種依」的有為法「阿賴耶識」與作為「迷悟依」的無為法「真如」。另外,「心、心所」法還有三種「所依」,即「因緣依」、「等無間緣依」、「增上緣依」。因此,作為「轉依」之「所依」之一的「阿賴耶識」,其本身又有三種「所依」,即「阿賴耶識」自身的「種子」作為「因緣依」,前一念剎那滅謝的同類「阿賴耶識」作為「等無間緣依」,「第七末那識」作為「增上緣依」。而且,「阿賴耶識」具備認識結構上的「四分」,「種子」是其「相分」,而「見分」則是「行相」即「了別」的功能,「識體本身」是作為「自證分」。
而使得「轉依」成為可能的驅動力,即作為「能轉道」的「無分別智」,除了「根本無分別智」不具備認識結構上的「四分」之外,其餘「加行」、「後得」無分別智,以及「轉依」所得之智,即作為「所轉得」果位之一的「大菩提」(「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皆具備認識上的「四分」。因此「根本無分別智」乃是使「轉依」成為可能的關鍵因素,它除了無「相分」,因此不具有構成煩惱的「相縛」之外,還與「轉依」的「所依」之一「真如」構成「智、如不二」或「智、如不一、不異」的平等、平等之關係。

This Dissertation is principally a study of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s;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in the Cheng weishi lun and Kuiji’s Cheng weishi lun shuji. According to Cheng weishi lun, there are “four meaning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s’ ”: “the path that operates transformation,” “the basis to be transformed,” “that which is rejected by transformation,” and “that which is acquired by means of transformation.” I will particularly focus on the latter two meanings: “the basis to be transformed”[which is “basis”(āśraya)] and “the path that operates transformation”[which is “non-discriminating wisdom”(nir-vikalpa-jñāna)] by delving into Dharmapāla’s view of the “four aspects” theory of cognition[or consciousness], that is, every “cognition[or consciousness](citta) and mental function(caitasika/ caitta),” which has four parts: the “appearance of an object”(arthābhāsa), the “appearance of itself as subject”(svābhāsa), the “self-cognition”(svasaṃvitti/ svasaṃvedana), and the “self-cognition of self-cognition.”
Basically “the basis to be transformed” of the “four meaning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s’ ” is the “basis”(āśraya). In light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eng weishi lun, all pure and impure conditioned dharmas(saṃskṛta) have two “bases”(āśraya): one is the “basis of the holding seeds” that is “store consciousness”(ālaya-vijñāna)[which belongs to conditioned dharma(saṃskṛta)] and the other is the “basis of delusion and enlightenment” that is “reality”(tathatā)[which belongs to unconditioned dharma(asaṃskṛta)]. Furthermore, every “cognition[or consciousness](citta) and the mental function (caitasika/ caitta)” has three kinds of “bases”(āśraya), such as the “basis of causes and conditions”(hetupratyaya-āśraya), the “basis of incessant causation”(samanantarapratyaya-āśraya), and the “basis of causes beyond direct empowerment”(adhipatipratyaya-āśraya). Therefore, the “store consciousness”(ālaya-vijñāna) also has three kinds of the “bases”(āśraya). The “seeds”(bīja) in the “store consciousness”(ālaya-vijñāna) itself is the “basis of causes and conditions”(hetupratyaya-āśraya), the previous “store consciousness”(ālaya-vijñāna) disappearing in an instant is the “basis of incessant causation”(samanantarapratyaya-āśraya), “the seventh consciousnesses”(mano-vijñāna) is the “basis of causes beyond direct empowerment”(adhipatipratyaya-āśraya). And the “store consciousness”(ālaya-vijñāna) also has “four aspects” of cognition[or consciousness]. The “seeds”(bīja) is its “appearance of an object”(arthābhāsa), the “manifestation of form” is its “appearance of itself as subject”(svābhāsa) [which is cognitive function], and the “cognition[or consciousness] itself” is the “self-cognition”(svasaṃvitti/ svasaṃvedana).
The“non-discriminating wisdom”(nir-vikalpa-jñāna), which makes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s; āśraya-parivṛtti/ āśraya-parāvṛtti) possible, belongs to “the path that operates transformation. Except “fundamental non-discriminating wisdom,” other wisdoms, like the “initial non-discriminating wisdom,” “subsequent non-discriminating wisdom,” and “four wisdoms”[that is the “Great Awakening” of one of the “that whic
目次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論文題目 1
一、研究背景—「轉依」作為一個哲學論題 1
二、論文題目 5
第二節 問題意識 7
一、「心、心所」法的三種「所依」—「因緣依」、「等無間緣依」、「增上緣依」—依據「依是緣義」而有的區分 10
二、「所轉依」—「轉依」二種「所依」中作為「持種依」的「阿賴耶識」具有認識結構的「四分」 13
三、「能轉道」—「無分別智」與「心、心所」法認識論的「四分」說 14
第三節 學術文獻回顧與評述 16
一、原典文獻的說明 16
(一)《成唯識論》 16
(二)《唯識三十頌》 18
(三)《攝大乘論》 20
(四)《佛地經論》 22
(五)其它與《成唯識論》有關之中國法相宗學者的注疏 23
二、關於「轉依」研究的學術回顧 23
(一)國際學界關於「轉依」的究 23
(二)華人學圈關於「轉依」的研究 40
(三)上述學術研究成果的類型進路與本論文的問題意識研究進路 4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51
一、「以佛法研究佛法」 52
(一)「諸行無常」法則 52
(二)「諸法無我」法則 53
(三)「涅槃寂靜」法則 54
二、「哲學」與「歷史(文獻學)」雙軌式的佛學研究法 55
三、「基源問題」研究法 56
四、「論證重構」研究法 57
第五節 各章要旨 58

第二章 《成唯識論》及法相宗注疏對「轉依」之「依」義的理解 63
第一節 「依」與「所依」及「能依」 64
一、「依」字的意義—《成唯識論》中的解釋—「依是緣義」與「依他起性」 66
(一)「依」字的意義 66
(二)《成唯識論》「依」字指「依是緣義」的說法 69
(三)《成唯識論》「依」字指「依他起性」的說法 70
(四)「依」字是指一種「能依」依止、依住於「所依」的關係 71
二、依據玄奘所傳唯識學一貫之「能」、「所」架構理解「依」、「能依」以及「所依」 73
第二節 「所依」與「心、心所」法及「所緣」 76
一、「心、心所」法又名「有所依」、「有所緣」 77
二、「心、心所」法之「所依」與「所緣」的關係 80
第三節 《成唯識論》關於「所依」的分類方式—「以緣為目」及「俱不俱」 87
一、「以緣為目」—依據「因緣」、「等無間緣」、「增上緣」這三種「緣」而有的區分 88
二、「俱不俱」—依據「能依」、「所依」,同、不同時存在而有的區分 91
三、在「因緣」、「等無間緣」、「增上緣」、「所緣緣」這「四緣」中為何沒有與「所緣緣」相搭配的「所緣緣依」? 93
(一)窺基的說法 93
(二)惠沼的解釋 94
(三)道邑的注釋 98
(四)綜合說明 105
第四節 小結 109

第三章 《成唯識論》「心、心所」的三種「所依」 113
第一節 「因緣依」(「種子依」) 114
一、「因緣」 116
(一)「種子」 116
(二)「現行」 151
二、「因緣依」(「種子依」) 154
(一)第一種觀點的「因緣依」—「因果異時」說 156
(二)第二種觀點的「因緣依」—「俱時因果」說 157
第二節 「等無間緣依」(「開導依」) 159
一、「等無間緣」 160
二、「等無間緣依」(「開導依」) 162
(一)第一種觀點的「等無間緣依」 162
(二)第二種觀點的「等無間緣依」 164
(三)第三種觀點的「等無間緣依」 168
(四)窺基對「開導依」的解釋 172
第三節 「增上緣依」(「俱有(所)依」) 174
一、「增上緣」 174
二、「增上緣依」(「俱有(所)依」) 178
(一)第一種觀點的「增上緣依」 178
(二)第二種觀點的「增上緣依」 181
(三)第三種觀點的「增上緣依」 189
(四)第四種觀點的「增上緣依」 191
(五)窺基對「俱有(所)依」的解釋 196
第四節 小結 204
一、「因緣依」(「種子依」) 204
二、「等無間緣依」(「開導依」) 206
三、「增上緣依」(「俱有(所)依」) 207

第四章 《成唯識論》「轉依」的二種「所依」 211
第一節 作為「持種依」的「阿賴耶識」 212
一、作為「持種依」的「阿賴耶識」 212
(一)「阿賴耶識」之異名 213
(二)作為「阿賴耶識」之名稱的第八識識體永遠無法捨棄,修行只是捨棄「執藏」第八識識體為「自內我」的名義 216
(三)「阿賴耶識」分成「有漏」、「無漏」二位 218
(四)「阿賴耶識」的性質—無染污與無善、惡記別的「無覆無記」性 219
(五)「阿賴耶識」為「非斷、非常」的緣起理 221
(六)「阿賴耶識」的「所緣」與「行相」 223
二、《成唯識論》中「轉依」的說法—轉捨阿賴耶識「依他起性」上的「遍計所執性」,轉得其「依他起性」中的「圓成實性」 227
(一)「轉依」與「三性」說—將「轉依」之「依」字解釋成「依他起性」 227
(二)窺基的解釋—「依他起性」名為「轉依」 231
第二節 作為「迷悟依」的「真如」 236
一、《成唯識論》對「真如」的解釋 239
(一)「真如」的基本釋義—實際、法界、法身 239
(二)「真如」與「唯識」—「真如」是「識之實性」 240
(三)「真如」為非空非有的「假施設名」 241
(四)《成唯識論》對《解深密經》七種「真如」的解釋 243
(五)《成唯識論》修行「十地」證得「十真如」的說法 259
二、「轉依」與「真如」—「依」即是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 261
(一)「真如」與「無住(處)涅槃」 264
(二)「真如」與「無分別智」 266
第三節 艾倫‧史彭伯格(Alan Sponberg)所提出的「轉依」與「三性」理論及對其理論之檢視 269
一、「樞轉模型」及其檢視 270
(一)「樞轉模型」 270
(二)筆者的檢視 271
二、「漸進模型」及其檢視 274
(一)「漸進模型」 274
(二)筆者的檢視 274
三、「窺基的轉依詮釋模型」及其檢視 275
(一)「窺基的轉依詮釋模型」 275
(二)筆者的檢視 277
第四節 小結 280
一、作為「持種依」的有為法「阿賴耶識」與一切染、淨諸法之關係 280
二、作為「迷悟依」的無為法「真如」與一切染、淨諸法之關係 282
三、「轉依」的二種「所依」與「三性」說之關係 283

第五章 《成唯識論》「心、心所」認識論的「四分」說 285
第一節 《成唯識論》及法相宗注疏中關於陳那「心、心所」認識論的「三分」說 287
一、陳那的「現量」及「現量」種類之問題 288
(一)陳那對「現量」的定義 289
(二)關於陳那所認定之「現量」種類的問題 294
二、陳那關於「心、心所」認識論的「三分說」 299
三、「相分」、「見分」、「自證分」這「三分」說存在的「論證重構」 304
ヒット数603
作成日2016.05.26
更新日期2016.05.26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565540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