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陰持入經》的名相 —— 以「陰」為中心的一項綜合研究=Terminology in “Yin Chi Ru Ji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Centering on “Skandha”
著者 劉勁松 (著)=Liu, Jin-song (au.)
出版年月日2020
ページ498
出版者佛光大學
出版サイト https://website.fgu.edu.tw/
出版地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資料の種類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言語中文=Chinese
学位博士
学校佛光大學
学部・学科名佛教學系
指導教官萬金川
卒業年108
キーワード《陰持入經》=“Yin Chi Ru Jing”; 佛教名相=Buddhist term; 陰=skandha; 初期佛教=early Buddhist; 思想史=history of thought
抄録《陰持入經》為安世高最早譯介到漢地的佛教經典,此經以注釋初期佛教名相為主要內容,系統地闡述了初期佛教的基本名相。本文以此為研究對象,以其核心名相之一——「陰」為中心,探討此經的名相體系以及「陰」義的源流,藉此管窺初期佛教早期發展歷程。
以此目的為核心,本文第一章明確了研究目的與範圍,總結了與此相關的學術成果,指出了其中不足,提出了此項研究所採原則與方法。第二章對《陰持入經》開展了文獻學研究,探討了此經的真偽、所處時代、源頭文本,並對此經進行了標讀與科判。第三章進行了語言研究,即通過對句子分析,將句子劃分到詞的層面,進而分析其詞彙與語法,找到解讀語義的方法。第四章探討了此經的內容與思想特徵,分析了此經與其他宗派思想的共性與特性,進而認為,此經是以初期佛教思想為核心,帶有大眾部思想萌芽的早期部派佛教文獻。第五章以此經的思想為基礎,探討了其名相體系,重點研究了名相與思想的關係,漢譯名相產生的過程等問題。第六章以「陰」這一本文的重點名相為中心,考察了此名相的發明與詮釋,並對比了初期佛教文獻與《陰持入經》對「陰」的不同詮釋。第七章以北傳阿毘達磨文獻為依據,考察了部派成熟時期對「陰」的定義,同時,也比較了《陰持入經》與此定義之異同。第八章通過對此名相共時與歷時的考察,總結了名相源流與思想演變的聯動關係,並提出以佛教名相史方法研究佛教思想史的觀點。第九章提出了本文的結論、研究不足,學術貢獻與研究展望。
縱觀全文,本文認為,《陰持入經》是具有大眾部思想萌芽的初期佛教文獻,此經對初期佛教的名相作了全面系統的總結。通過對「陰(蘊)」的共時與歷時考察,從初期佛教到部派佛教的成熟期,「陰」這一名相從注釋到改造,其意義發生了不同性質的演變,每一次變化都伴隨了思想體系的變革。這一現象告訴我們,佛教名相演變與思想發展是關聯的,據此,本文提出通過名相史研究考察佛教思想史發展之設想。回顧本文的研究歷程與內容,基本上完成了預期任務,達到了研究目的,並為今後的相關研究打下了比較堅實的基礎。

“Yin Chi Ru Jing” is one of the earliest Buddhist classic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to China by An Shigao, it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basic theory of early Buddhism by annotating the basic concepts of early Buddhism. This paper takes terms in the sutr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akes one of its core terms “skandha” as the center, to explore the terminology system of the sutra and the origin of the meaning of “skandha”, so as to have a glimpse of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thought.
Taking this purpose as the core, Chapter I of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purpose and scope of the research,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academic achievements,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dopted in this research. Chapter Ⅱ carries out the philology study on “Yin Chi Ru Jing”, discusses its authenticity, the era and source text, and chapterizes and punctuates it. Chapter Ⅲ carries on the linguistic research,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entences, dividing sentences into word levels, and analyses their vocabulary and grammar to find ways to interpret semantics. Chapter IV discusses the content and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tra, and analyses the common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tra and other sectarian thoughts, it further holds that the Sutra is based on the early Buddhist thoughts possessing the thought of the Mahāsāṃghika. Chapter Ⅴ,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the Sutra, explores its terminology system,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rms and thoughts, as well as the process of these Chinese-translated terms. Chapter Ⅵ, taking the term “skandha” as the center, investigates its invention and interpretation,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skandha” between the early Buddhist literature and “Yin Chi Ru Jing”. Chapter Ⅶ, based on the Northern Abhidharma literature, investigates the definition of “skandha” in the mature period of the secterian Buddhist, and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definition of “skandha” between the former and “Yin Chi Ru Jing”. Chapter Ⅷ summar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volution of the term “skandha” and that of Buddhist thought through th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investigation of it, and puts forward the viewpoint of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Buddhist thought with the method of Buddhist terms history. Chapter Ⅸ puts forward the conclusion, research deficiencies, academic contributions and research prospects of this paper.
Throughout the whole text, this paper holds that “Yin Chi Ru Jing” is an early Buddhist literature possessing the thought of the initial stage of Mahāsāṃghika, which has made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ummary of early Buddhist terms. Through th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study of “skandha”, from the early stage of Buddhism to the maturity of sectarian Buddhism, from skandha’s annotation to its transformation, and every change has accompanied the change of the thought system. This phenomenon tells us that the evolution of Buddhist terms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thought. Accordingly,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目次摘要 i
Abstract ii
前言 iii
目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意義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研究範圍 3
三、研究意義 6
第二節 相關學科研究現狀 9
一、相關文獻學研究現狀 9
二、相關佛典語言學研究現狀 14
三、《陰持入經》思想與名相研究現狀 18
四、筆者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24
五、其他 25
第三節 原始文獻、原則與方法 25
一、原始文獻說明 25
二、研究原則 27
三、研究方法 28
第四節 相關文獻記載 30
一、安世高身世 30
二、安世高譯經的時間與地點 31
三、安世高譯經載體 31
四、安世高譯經的源頭語 32
五、與安世高譯經相關的歷史記載 32
第五節 附錄與相關術語說明 33
一、 附錄說明 33
二、相關術語說明 34
小结 34
第二章 文獻研究 35
第一節 《陰持入經》的幾個事實 35
一、 陰持入經》的源頭 35
二、《陰持入經》的部派 36
三、《陰持入經》的性質 40
四、安世高譯籍所屬部派 42
第二節 校勘說明 43
一、校勘文獻說明 43
二、校勘成果示例 44
三、校勘結果簡析 50
第三節 《陰持入經》對勘 51
一、 對勘文獻說明 51
二、 對勘結果說明 51
三、 對勘結果簡析 55
第四節 《陰持入經》文本、科判與注釋 56
一、《陰持入經》的文本 56
二、《陰持入經》的章節劃分 58
三、《陰持入經》注釋 59
小結 61
第三章 語言分析 63
第一節 句子成分與結構 64
一、句子成分分析 64
二、句子結構的種類 66
第二節 語法分析 68
一、學界已取得的成果 69
二、學界尚未研究的特殊語法現象討論 72
第三節 一般詞彙分析 76
一、 一般詞彙詞義解決方法 77
二、《陰持入經》的新詞(一般詞彙) 78
三、其他 88
第四節 特殊語言現象分析與解讀 88
一、語言現象分析 88
二、《陰持入經》的翻譯策略及其原因 90
第五節 《陰持入經》的語義解讀 92
一、安譯佛經語義解讀難點分析 92
二、《陰持入經》的語義解讀方法 93
小結 94
第四章 《陰持入經》的特徵 95
第一節 《陰持入經》的内容特徵 95
一、詮釋初期佛教名相 95
二、語義與思想詮釋相結合 97
三、以初期佛教思想為中心,具有獨立思想內容 98
第二節 與初期佛教思想比較 99
一、兩經的結構 99
二、兩經共同思想 102
三、理論意義 106
四、實踐意義 110
五、不同思想 111
第三節 與北傳阿毘達摩思想比較 111
一、兩種思想的聯繫 112
二、二種思想的差別 112
三、凸顯的理論衝突 114
四、實踐衝突 115
第四節 與大乘般若思想的比較 117
一、與大乘般若思想的不同 117
二、與大乘般若思想的關聯 118
三、《陰持入經》的「空」思想 119
第五節 《陰持入經》對其後思想的影響 124
一、對印度佛教思想的影響 124
二、對中國佛教思想的影響 126
小結 128
第五章 《陰持入經》名相的多維度考察 129
第一節 佛教名相概说 129
一、佛教名相的定義與特點 129
二、名相研究的三個維度 130
三、佛教名相研究的目的與內容 132
四、名相創造:思想是如何賦予詞形而產生名相的 134
五、名相的淵源與演變 137
第二節 《陰持入經》的名相詮釋 138
一、《陰持入經》名相詮釋方法 139
二、《陰持入經》所概括的名相體系 139
三、名相的層級 141
四、名相體系特質 144
第三節 《陰持入經》的名相創造 144
一、《陰持入經》中漢譯名相的創造方法 144
二、漢譯名相創造過程 146
三、《陰持入經》漢譯名相的創造策略 148
第四節 漢譯名相的解讀 149
一、漢譯名相的錯誤解讀方法 149
二、漢譯名相解讀方法 150
三、對《陰持入經》名相解讀的基本原則 151
第五節 名相的注釋、改造與誤讀 153
一、名相改造 154
二、時空轉變造成的誤讀 157
第六節 核心名相「陰」 159
一、選擇「陰」的原因 159
二、研究展開線索 160
小結 161
第六章 「陰」的發明與注釋 163
第一節 「陰」:從普通詞彙到佛教名相 163
一、「陰」的語源義 163
二、「陰」作為佛教名相的語義 165
三、從一般詞彙到名相的語義變遷 166
四、「陰」的產生:對新思想的指稱(能指) 166
第二節 「陰」的思想內涵 168
一、五陰為人(有情)的施設 168
二、「陰」與因緣法 169
三、「陰」的屬性 171
第三節 「陰」的理論與實踐創新及其意義 175
一、「陰」的理論創新 175
二、「陰」的實踐創新 177
三、 提出名相「陰」的意義 178
第四節 《陰持入經》對「陰」義的發展及其意義 180
一、《陰持入經》注釋「陰」義的方法 180
二、《陰持入經》的注釋 181
三、《陰持入經》的「五陰是空」 182
第五節 「陰」義的深入解讀 187
一、如何解讀佛教名相的語義與思想 188
二、三種語義之間的關係 189
三、三種義理的關係 190
四、「陰」與相關名相的關係 191
小結 193
第七章 「陰」義改造與理論重建 195
第一節 「陰」義的改造 195
一、對「陰」的整體改造 196
二、改造色陰 198
三、改造行陰 204
四、對其他各「陰」定義的方法 206
第二節 「改造法」改造「陰」義及其原因 207
一、改造法 207
二、改造原因 208
三、「改造法」的益處 209
第三節 理論重建 210
一、範圍擴大 210
二、理論重心轉移 212
三、因緣理論認識不同 214
四、理論視角的改變 218
第四節 實踐發展 219
一、四念住內容的改變 219
二、觀察對象的改變 219
三、觀察結果的改變 221
第五節 與《陰持入經》的比較 221
一、不同之處 222
二、相同之處 223
小結 225
第八章 「陰」的源流與佛教思想發展 227
第一節 「陰」的發明、注釋與改造 227
一、創製法 227
二、注釋法 229
三、改造法 231
第二節 發現與啟示 233
一、發現一:「陰」的源流與理論、實踐的對應關係 233
二、發現二:對應不同佛教思想史的發展階段 234
三、發現三:對應不同思想發展模式 237
四、發現四:初期佛教的理論體系 239
五、學術啟示:通過名相史研究佛教思想發展 240
第三節 名相史——考察佛教思想史的新方法 241
一、概念史——思想史研究的新方法 241
二、佛教思想史研究方法概說 244
三、名相史——研究佛教思想史的新方法 246
第四節 佛教名相史研究概說 247
一、對象與內容 247
二、理論預設 248
三、研究意義 249
四、佛教名相史的特質 250
五、研究方法 250
六、應注意的問題 251
七、名相史研究的理論依據 252
小結 253
第九章 結論、貢獻、不足與展望 255
第一節 結論 255
一、文獻學結論 255
二、文本與語言結論 255
三、思想史結論 256
第二節 學術貢獻 257
一、 關於方法學層面 257
二、理論貢獻 258
第三節 研究不足 259
一、部派的比較研究不夠全面 259
二、對名相的考察不夠全面 260
三、證據尚不夠充分 260
第四節 課題展望 260
一、安世高譯經的研究 261
二、《陰持入經》的文獻學研究 261
三、佛教核心名相的研究 261
四、佛教史研究 261
五、佛教名相的語義與思想之間的關係 261
六、思想家改造思想的方法 261
七、將安世高譯經翻譯成其他語文 262
小結 262
附錄一 《陰持入經》校勘 263
校勘說明 263
(一)校勘内容 263
(二)底本與校本 263
(三)校勘用詞 263
(四)出校內容與格式 264
陰持入經卷上 265
陰持入經卷下 274
附錄二 《陰持入經》科判與注釋 287
科判與注釋
ヒット数450
作成日2020.07.16
更新日期2023.01.06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595712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