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觸地印裝飾佛像在中國的形成與傳播=The Formation and Spread of Buddha Statues with Earth Touching Mudra in China |
|
|
|
著者 |
王靜芬
;
淦喻成
;
趙晉超
|
掲載誌 |
佛學研究=Buddhist Studies=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巻号 | n.1 |
出版年月日 | 2018 |
ページ | 18 - 52 |
出版者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1.作者單位:美國弗珍尼亞大學美術史系 2.本文為作者Buddhist Pilgrim - Monks as Agents of Cultural and Artistic Transmission: The International Buddhist Art Style in East Asia, ca. 645-770(《佛教文化藝術傳播的踐行者求法高僧 ─ 東亞國際佛教藝術風格的形成,645-770年》)一書中第二章的主要部分。書的英文版由新加坡大學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
キーワード | 觸地印裝飾佛像; 菩提伽耶佛像; 裝飾佛; 瑞像; 武則天; 敦煌 |
抄録 | "菩提伽耶佛像"先於七世紀中葉時,經由高僧玄奘和使者王玄策等人介紹到唐都,其表現是作觸地式手印的單體坐佛。這一佛像類型剛傳入中國時,被認作是菩提伽耶大菩提寺中聖像的摹本。七世紀末首見"菩提瑞像"的名稱,並且在各地廣為流傳。然而,中國地區的觸地印佛像中,很大一部分都裝飾有耳環、項鏈、手鐲或王冠,具"裝飾佛"或"寶冠佛"的特徵。本文認為中國唐代的"觸地印裝飾佛像",是由"菩提伽耶佛像"與"裝飾佛"兩種不同的佛教圖像融合而成的新圖像,並分析它在中國在什么情況下產生、及其後的流傳。 |
目次 | 一、引言 18 二、中國的觸地印佛像 20 1.地理分布 21 (1)長安 21 (2)龍門 23 (3)四川 26 二、裝飾佛的形象 32 1.南亞與中國的裝飾佛之間的關係 41 2.敦煌造像 41 三、龍門東山的宗教與文化氛圍:武則天與她的僧侶幕僚 47 |
ヒット数 | 395 |
作成日 | 2020.07.20 |
更新日期 | 2020.07.20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