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李萬進
|
掲載誌 |
2015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
出版年月日 | 2018.11 |
ページ | 281 - 300 |
出版者 | 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huayen.org.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單位:四川師範大學文理學院 副教授 |
キーワード | 華嚴宗; 金獅三性; 法藏; 承遷; 淨源 |
抄録 | 華嚴宗作為中國佛教體系中,理論思維極為嚴密、精審的一個宗派,在建構金獅三性理論時,借鑒了唯識學三性的理論思維之特性,但卻更多地融入了自我的理論要素。法藏作為華嚴宗開宗立派的重要人物之一,在其傳世的《華嚴金獅子章》這一著作中,以提綱挈領式的形式提出了華嚴宗的金獅三性之理論。這三性理論即是情有之性、似有之性以及金性不壞,以此來契應唯識學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以及圓成實性。法藏對於金獅三性的詮釋,引入了華嚴宗的緣起理論,來闡釋金獅子的情有之性,以無生、無相的理論來闡釋金獅子的似有之性,再以法界、一心等範疇來闡釋圓成實性,從而實現了對於唯識學三性的華嚴宗理論之改造。在法藏之後,華嚴宗人——承遷與淨源,在進一步詮釋法藏所論述的華嚴宗金獅三性時,更將真妄之心、隨緣、不變等內容置入到華嚴宗金獅三性的詮釋之中,由此完善了法藏論述的華嚴宗金獅三性的理論體系。 |
目次 | 一、金獅三性的基本內容 282 二、緣起與情有 287 三、無生與似有 289 四、金性不壞與圓成實性 293 五、華嚴宗金獅三性的思維特徵 298 |
ヒット数 | 712 |
作成日 | 2021.12.08 |
更新日期 | 2024.02.16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