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修定的前行初探——以《沙門果經》、《瑜伽師地論》 與《清淨道論》為範圍 |
|
|
|
著者 |
釋寂海 (著)
|
掲載誌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33屆)
|
出版年月日 | 2022.09.23 |
ページ | 1 - 20 |
出版者 | 圓光佛學研究所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ykbi.edu.tw
|
出版地 | 桃園市, 臺灣 [Taoyuean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為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
キーワード | 修定前行; 道次第; 定資糧 |
抄録 | 修行學習佛法,以及力行實踐修道到達證果,關鍵在掌握其要義與實踐,否則恐易流於說而不練,甚而盲修瞎練,徒勞無功。綜觀四阿含、五尼柯耶中均揭示了戒定慧次第增進的主要修道次第,而被稱為「三學」。修習戒成就是一切修行的根本,禪修者必須在持戒清淨的基礎上,修習止以培育禪定,並在定力資助下修觀以培育智慧。三學的修學次第,在初期佛教聖典中談到許多,其中南傳《沙門果經》闡述相當完整。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三乘共法〉章節提及,三學的修行次第中,介於增上戒學與增上定學之間,有修定的前方便,也就是修習禪定之前 必行的預備條件。《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則將修行禪定的預備條件稱為「定資糧」。對一位好樂佛法,意欲解脫成就的初學者而言,這些修定的預備條件,是其首要用功的下手處。譬如一位旅人即將長途跋涉;解脫是目的地,啟程之際,應該了解備辦哪些資糧與必需品,有助這段遠行的成就。若修定前的資糧沒具足,可能過程事倍功半,無法得定,甚至生諸苦惱。修定依何為前行?《雜阿含經》云:「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然而「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其實際內容為何,每一經所提及的項目,在經中所佔的位置比例皆不同,依經旨所強調的重點也各有不同。目前學界多有針對修定的前方便之研究文獻,唯多數範圍限定於某一部經論而言,如《沙門果經》、《佛遺教經》、《雜阿含經・學相應》、《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清淨道論》、《舍利弗阿毘曇論・禪品》、《廣論》等。至於關於此部分主題,跨經論比較之研究,相對較少。因《沙門果經》、《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對此有詳細闡述,故計畫藉由對讀《沙門果經》(巴利原文)、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梵文本)釐清,必要時擴及相關的其他經、論或註釋書,以利更深入理解經文法義。為了爬梳相關資料,嘗試依《長部》、《長阿含經》所述說進入修習禪定之前的次第項目(克服五蓋之前的部分),與《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中三處與「定資糧」相關的修行次第,分別是:〈初瑜伽處・種姓地〉的「涅槃法緣」,〈初瑜伽處・出離地〉的「離欲二道資糧」,〈初瑜伽處・五處安立〉的「護養定資糧」。再而將《清淨道論》中,與修定的預備條件相關之敘述列出,綜合三者(《長部》與《長阿含經》、《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清淨道論》)之比較彙整,統整其異同處,進而概括出其預備條件之次第與著重處之不同。 |
目次 | 一、前言 2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2 (二)文獻探討 3 (三)研究方法 3 二、何謂修定的「前行」 5 (一)巴利《沙門果經》(巴:Sāmaññaphala Sutta)中「修定前行」之項目 6 (二)近代佛教僧侶與學者的研究詮釋 7 三、《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述及之修定前行 10 四、《清淨道論》述及之修定前行 13 五、結論 16
|
ヒット数 | 382 |
作成日 | 2022.10.06 |
更新日期 | 2023.09.22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