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中央研究院「新興宗教現象及相關問題研究計劃」

子計劃四:解嚴後新興台灣佛教教派的理念及其形成原因

訪談紀錄:童梵精舍(三)承 先生訪問記

訪談時間: 2001 年 1 月 25 日上午

訪談地點:台灣大學哲學系 305 研究室

訪談者:楊惠南(台大哲學系教授,以下簡稱「楊」)

受訪者:承(匿名,以下簡稱「承」)

謄錄:賴惠芬(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助理)


訪談內容:

1.        楊:你願意回答就回答。可以請教你的大名嗎?

2.        承:略過好了,第一題略過。

〔註:「第一題」指【童梵精舍問卷】中的第一個問題:「請問您的大名、性別、籍貫、出生年、居住地、教育程度、職業?」〕

3.        楊:這樣啊。但是其它像性別男生那沒問題,籍貫可以說嗎?

4.        承:籍貫啊。

5.        楊:台灣或者哪裡?

6.        承:台灣。

7.        楊:出生地呢?

8.        承:彰化。

9.        楊:現在目前住在紐西蘭,唸書?

10.    承:對。

11.    楊:所以你是從紐西蘭進童梵網的?

12.    承:不是,從台灣。

13.    楊:都是在台灣進那個網的?

〔註:「網」指童梵精梵所架設的網站【童梵精舍、梵志園】〕

14.    承:我知道才去那個網大概三、四次吧。

15.    楊:都是回台灣的時候才進的?

16.    承:是這次回來,大概幾個月前才去的。

17.    楊:不是在紐西蘭進來的?

18.    承:不是。

19.    楊:目前教育程度,唸大學嗎?

20.    承:大學。

21.    楊:紐西蘭的大學?

22.    承:對。

23.    楊:科系呢?

24.    承:Computer System

25.    楊:所以職業沒有了?

26.    承:是。

27.    楊:請教你的歷程,包括你有沒有皈依?

28.    承:有。

29.    楊:方便說師父的名字嗎?

30.    承:嗯是法鼓山的。

31.    楊:法鼓山,聖嚴法師?

32.    承:嗯,對。

33.    楊:哪一年皈依的?

34.    承:去年年底。

35.    楊:為什麼想要皈依?

36.    承:為什麼想要皈依啊,因為我對他們的教義各方面來講,我都認同。

37.    楊:在那之前你對佛教有認識嗎?

38.    承:嗯,或多或少都有接觸到。本身我父親就是一個很喜歡研究宗教啊、信仰啊,還有哲學的對啊。

39.    楊:所以你也受你父親的影響滿深的?

40.    承:對。

41.    楊:你父親是經商或者?

42.    承:他是醫生。

43.    楊:醫生?

44.    承:嗯。

45.    楊:那,在這個之前,就在皈依之前、去年之前,就已經接觸到宗教,是家庭的因素?

46.    承:嗯。

47.    楊:現在還有沒繼續親近聖嚴法師?

48.    承:有,一直都還有。

49.    楊:是回台灣的時候去見他?

50.    承:沒有去見他,只是

51.    楊:通信?

52.    承:也沒有,因為他畢竟

53.    楊:比較忙?

54.    承:是跟那邊的師父接觸而已。

55.    楊:在紐西蘭的?

56.    承:沒有,這邊的;紐西蘭那邊好像沒有,只有一位而已,還沒有去,所以不知道,可能還要跟他

57.    楊:就是跟他底下的他的弟子?

58.    承:等於都還沒見過。

59.    楊:然後,常去的道場也是聖嚴法師的道場?

60.    承:對。

61.    楊:其它的道場沒有?

62.    承:我也有去過別的。

63.    楊:哪些?

64.    承:我忘記它名字了,是朋友會帶我去啊,我就去看看。

65.    楊:嗯,平常有沒有修什麼法門?

66.    承:沒有。

67.    楊:沒有?

68.    承:對啊。

69.    楊:你到紐西蘭唸大學,是高中畢業才去的,或者是很早?

70.    承:很早,十年前。

71.    楊:十年前,所以是在國中?

72.    承:對啊,國中的時候就過去了。

73.    楊:國中的時候就過去了,所以在那裡是唸中學還有大學?

74.    承:對。

75.    楊:你一個人去?

76.    承:跟我姊姊一起去的。

77.    楊:你姊姊年紀也很大嗎?

78.    承:比我大七、八歲。

79.    楊:你哪個時候知道自己是同性戀的、有這樣傾向?

80.    承:嗯七、八歲就知道了。

81.    楊:七、八歲,那麼早?

82.    承:對啊。

83.    楊:怎麼會那麼早有那種感覺呢?

84.    承:其實我覺得不算是說完全知道吧,應該可能是興趣吧,覺得對同性之間有好奇感。然後一直到大概十四歲那時候就(笑)應該可以算確定了。對啊。

85.    楊:四十歲?

86.    承:十四。

87.    楊:十四,所以相當早。曾經把你的性向告訴你的親友或者師長嗎?

88.    承:嗯有親友。

89.    楊:親友?什麼樣的親友?

90.    承:哥哥啦,我跟我哥哥講;其實我父母親還有我家裡的人應該都知道了,只是說

91.    楊:只是你沒有正式告訴他?

92.    承:對,只是沒有正式而已。

93.    楊:但是因為你哥哥告訴他?

94.    承:沒有,他們不太不一定會講這個。

95.    楊:或者是從你平常的行為表現看出來、推測的?

96.    承:因為本身來講,我沒有在隱暪什麼,所以,大概應該多多少少都會透露、提示過了吧。對啊。

97.    楊:那他們有什麼反應嗎?

98.    承:沒有,他們滿開放的、滿能接受這樣的。本來還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選擇、自己去做處理這樣子。

99.    楊:你父親是西醫?

100. 承:對,西醫。

101. 楊:你是先知道自己是同性戀,後來才來學佛?

102. 承:對。

103. 楊:你信教除了你父親的影響以外,有沒有想要因為你的別人不一樣的性向而想要藉由佛教的信仰能夠

104. 承:〔註:沈默,應是搖頭表示沒有〕。

105. 楊:沒有。那信仰佛教以後,有沒有改變你同性戀的一些想法或者

106. 承:當然有。

107. 楊:哪些,比如?

108. 承:比如說,之前的話,我會渴望找到一個伴侶,現在的話,倒反而不會了。

109. 楊:為什麼?

110. 承:大概是因為佛學啊,是一個很大的知識的一個藏庫啊,讓我覺得說還要需要更多時間去沈浸在裡面去吸收什麼的,這個情形之下,我發現說其它東西反而對我比較沒有什麼吸引力了。這樣。

111. 楊:那你花很多時間在讀佛教的書嗎?

112. 承:其實也沒有。對啊,有時間就看看這樣子,然後自己去思考,大概是這樣子。

113. 楊:都看聖嚴法師的作品?

114. 承:都有,看各式各樣宗教都有看,畢竟還是要多方面的吸收、了解,對啊,其實東西都是比較出來的吧,光看一樣東西,你反而看不清楚。

115. 楊:別的宗教書籍你也看?

116. 承:對。

117. 楊:那最後怎麼會選擇佛教呢?因為父親的影響的關係嗎?

118. 承:不是,父親是無宗教論的,其實

119. 楊:他無宗教論?

120. 承:對。

121. 楊:但是他喜歡看宗教的書?

122. 承:對,對啊。他處世態度是說他盡心盡力,然後不違背良心,這樣就夠了。

123. 楊:那你最後怎麼會選擇佛教呢?

124. 承:大概緣份吧,它的矛盾比較少(笑),對我來講,它的矛盾比較少;它的話比較有說服力,它不會強迫你要怎樣,不會叫你要怎樣怎樣。

125. 楊:那你是一個人跑去皈依?

126. 承:不是,事實上是我姊姊帶我去的,她本身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經到法鼓山,她就跟我講說看我要不要去,事實上她也是拉著我去的。一年前我就知道有那個地方,我有跟著去,那時候還滿排斥的。

127. 楊:所以她是法鼓山的信徒就對了,你姊姊?

128. 承:對,她在一年前就皈依了。

129. 楊:那你目前有沒有性伴侶、Lover

130. 承:都沒有。

131. 楊:以前有過嗎?

132. 承:有,曾經。

133. 楊:有過?

134. 承:嗯。

135. 楊:以前的Lover是不是佛教徒?

136. 承:不是。

137. 楊:不是。那另外的就是。好,這是第一部份,有關你信仰的部份;第二部份──您是怎麼樣去加入、參加童梵精舍的?

138. 承:我沒有加入,我只是去那邊看看而已;我是從網路找到他的資料的,對啊。

139. 楊:你是上網?

140. 承:上那個Kimo〔註:奇摩網站〕,然後找「同志」,下面就有「佛學」什麼。

141. 楊:那麼在這個之前,你有上過同志網嗎?

142. 承:有。

143. 楊:也上過佛教的網?

144. 承:沒有佛教。

145. 楊:後來就是上一般的同志網,然後信了佛教以後才上童梵?

146. 承:對。

147. 楊:就是皈依聖嚴法師以後,才上這個?

148. 承:對。

149. 楊:你上這個的原因、目的?

150. 承:就是想要找跟自己嗜好相投的吧,有同樣的理念、概念那一類的朋友這樣子。

151. 楊:嗯,嗯?

152. 承:畢竟只是剛剛介入到這個範圍,希望能多多認識這方面的人。

153. 楊:那除了在網上上童梵精舍外,你有沒有自己親身到它那個

154. 承:沒有。

155. 楊:所以他們的人,你也都沒見過?

156. 承:都沒見過。

157. 楊:只是在網上?

158. 承:對。

159. 楊:你認為童梵帶給你什麼?

160. 承:它喔,嗯就是一種知識吧,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161. 楊:知識,是哪一方面的知識?

162. 承:就是有關其實我是看他們的文章、他們post一些文章這樣子而已。

163. 楊:但是,他的文章不多

164. 承:不少。

165. 楊:大概有兩類,一類是跟同志有密切關係的對談,這些當然有時候也跟佛教有關,比如說同志可不可以出家啦、達賴是不是反對同志啦,類似這樣;另外一類完全是童梵網,有關密宗的一些作品,從那裡獲得一些知識嗎?

166. 承:對。

167. 楊:從這兩類哪一類獲得知識?你所謂的知識是哪一類的知識?

168. 承:不大記得,是滿久以前的事了,因為它變動太慢了,而且我覺得它缺少說很多人積極地去那邊交流吧。就這樣子。發言人不多,對啊。而且很多東西我覺得它如果光是一篇文章的話有沒有,我覺得它滿死板的東西;我比較喜歡看對話──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然後,比較吸引我吧。

169. 楊:就是說有一個topic,然後很多人對這個談他的感想?

170. 承:不是單單一個人解釋它這樣子。

171. 楊:它不是也有這樣子嗎?

172. 承:有啊,但是通常都沒有什麼特別的。

173. 楊:那你有沒有上過其它的佛教的同志網?

174. 承:沒有。

175. 楊:你知道有其它的佛教的同志網嗎?

176. 承:不知道,因為很少,我只看到兩個──一個我進不去

177. 楊:哪一個?

178. 承:忘記了。第二個剛好是這一個,然後,感覺上有沒有,令我有一點點失望,因為,大概它要給它的許多東西,不屬於我想要的部份。

179. 楊:你想要的是什麼?

180. 承:是種不是那麼的我想要什麼?

181. 楊:除了你剛才講的,能夠交一些朋友;還有能夠對一個topic討論以外,你希望、你認為一個比較理想的同志網站應該是怎麼樣的?

182. 承:同志網站啊。

183. 楊:同志的佛教網站,你認為應該是怎樣比較理想?

184. 承:大概是因為我出發點比較個人吧,因為我是想說比較有組織性地認識一些人,可以就是說在一起作一些事情吧;而不是網路上這樣子,因為那網路上作到的事情,我書上都可以看到,我自身本身都可以做到。現在不一樣,不能,我想要多接觸到是說,因為我本身就是說不是非那種同志的佛學的朋友還有不少,在他們之間,我可以我想多認識一些同志,但是就是缺佛學的人,因為那一面我還沒有看到,因為我朋友通常都不是同志朋友有沒有,他們通常都是沒有信仰的居多。

185. 楊:就是你希望透過同志的一個佛教網站,多認識一些是同志又是佛教徒的,但是你在童梵精舍的網站沒有辦法得到這些?

186. 承:大概也是因為我沒耐心吧,而且我時間也比較短一點,我就要回去了;而且我也比較想說做正面的那種見面或什麼的,因為有時候在上面看的話,你不見得看得比較清楚,可是見到本人你比較能夠感受到倒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啊我覺得說像,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實在沒有時間跟一些不適合的、或說剛剛好沒有緣份的人在那邊消磨時間。

187. 楊:但是我看到你post上去的只有兩篇嘛?

188. 承:對啊。

189. 楊:對沒有說你要跟人家交友啊?

190. 承:有,一篇有,一篇沒有。

191. 楊:有嗎?

192. 承:有一篇有,有一篇沒有;就兩篇而已。

193. 楊:然後,那兩篇我讀的結果,總覺得你有很多的憂傷、煩惱,是來自於同志的嗎?

194. 承:不是。

195. 楊:為什麼?

196. 承:其實我覺得不應該說是來自同志,應該說來自於愛情和那一方面的問題吧。不是說因為是同志的問題,所以說這樣子而產生問題的。

197. 楊:就是那些問題不是因為同志的性向而引起?

198. 承:不是。

199. 楊:你在紐西蘭有沒有上過其它的同志網?

200. 承:沒有。

201. 楊:佛教的?

202. 承:沒有。

203. 楊:那裡沒有佛教的同志網?

204. 承:我不知道,我沒去找過,我也沒上過那邊的同志網。

205. 楊:其它的呢?比如說歐美的,有沒有上過?

206. 承:也沒有。

207. 楊:都沒有上過?

208. 承:對。

209. 楊:所以你只上過台灣的這個。剛才忘了請教你的出生年?

210. 承:67

211. 楊:1967

212. 承:民國六十七年。

213. 楊:民國六十七年。所以你對童梵精舍目前的一些作法就是說你剛才的那些批評,除了剛才那些,還有沒有別的覺得它值得改進的地方?

214. 承:沒有,覺得那是個人做事的風格吧。

215. 楊:你對於在童梵網上最關心的論題是什麼?

216. 承:沒有看到。

217. 楊:沒有?

218. 承:對啊。(笑)

219. 楊:那些問題對你都沒有吸引力就對了?

220. 承:嗯,對。

221. 楊:你認為對你比較有吸引力的是哪些?

222. 承:有吸引力的,嗯就是那種怎樣改善社會、改善生活環境,還有改善人心、怎麼樣讓人不停地成長。他們給我感覺是比較怎麼講──老生常談的感覺,然後那沒什麼吸引力,我比較喜歡務實一點的、比較實際一點的,是說可以達到幫到人,對啊。

223. 楊:但是你談的那些對社會啊,不是一般的網就可以嗎,不需要同志網?

224. 承:這不一定啊,所以我說不一定得去這個地方幹嘛幹嘛的,對啊。

225. 楊:因為這個網就是特別就是為同志設的。

226. 承:對啊,所以我說過我去那個網的唯一目的就只是想要認識朋友而已啊,我並沒有想要在裡面得到其它東西,當然,我如果看到許多我特別感興趣的東西,我可能會去看看啦,只是這樣子而已。

227. 楊:我想這個再請教一次,你會為你的性向曾經感到煩惱過嗎?

228. 承:當然會啊。

229. 楊:哪一方面的煩惱?

230. 承:哪一方面喔,當然是社會上的問題啦,社會上的那一種,因為它是比較屬於異類,在大多數、在已見的社會組織型態上,它是屬於不一樣,所以一般來講大部份都是在地下或是很多人就不出來啊,或是什麼什麼的,機會啊、活動範圍啊,都被侷限了。對啊。當然,一開始是因為我本身是受這樣教育長大的人,所以一開始會覺得罪惡感、覺得不應該,而且覺得時間過了以後,應該會改變吧,是一個過渡時期,不一定一定是這樣子。

231. 楊:那你現在有沒有罪惡感?

232. 承:沒有啊。

233. 楊:為什麼沒有?

234. 承:因為我覺得說這是選擇嘛,就像說有些女孩子你會喜歡,有些女孩子你不會喜歡;同樣也是啊,我不是每個男生我都會喜歡啊,我也是某些特定的特質、特色才說,就是說我是有選擇性的,那選擇性兩者是一樣的,等到最後,我走到最後可能連一個伴侶都不想要了,那也是有可能的對不對?那這是不是也是一種錯誤呢?

235. 楊:那跟你的信佛有沒有關係?

236. 承:信佛啊,應該有,因為本身就是在慢慢傾向於怎麼樣讓自己可以變成圓滿吧,那當然圓滿的時候怎麼還可能需要說,對啊,到最後可能都是以朋友為主吧

237. 楊:那跟你的佛教信仰有沒有衝突?

238. 承:沒有。

239. 楊:沒有,為什麼沒有?比如說我舉一些──你認為同性戀的性行為是不是道德的?

240. 承:是啊。

241. 楊:道德的?

242. 承:對啊。

243. 楊:有犯邪淫戒?

244. 承:沒有。就是要看你心意正不正啊,如果你不是,其實像一般人不是有去嫖嗎?還是你交女朋友一個換過一個,這叫做邪淫。但是如果你跟這個人交往是以心在交往,以心靈在結合,你們之間怎麼講──就是跟夫妻一樣的時候,這樣子就不叫邪淫,就叫正淫了。對啊。

245. 楊:那以前呢?以前你有罪惡感的時候?

246. 承:當然就覺得不應該吧。

247. 楊:你認為那是不道德的──那個時候?

248. 承:嗯不是不道德,是覺得說很可憐──活得很可憐這樣子。

249. 楊:活得很可憐跟罪惡感

250. 承:罪惡感也是有啊,只是不是道德的問題。反正是那種感覺就是說孤立的感覺吧,然後說如果我是一個異性戀者的話,我會過得非常得簡單,那本身來講的話,應該說我本身滿有異性緣的吧,所以我隨時都會有女生的朋友──那種很要好的朋友在旁邊,然後我自己會想說如果我願意的話,那事實上我覺得我的感情的路上會舉手可得。那異性上不是這樣子啊,異性的話同性的話就是很麻煩,那太麻煩。第一,(嘆氣)第一就是說他的找到人不容易,譬如說在街上,男生女生,我喜歡女生,我很簡單,我可以跑到前面去,我可以多接近她幹嘛幹嘛的,大不了被拒絕的;可是在男生,你會覺得說因為我喜歡一個男生,我要怎麼樣去接近等等,很多時間,有時候,像我很多朋友是男性朋友,但是他不是同志,我跟他很好很好,甚至以前還有愛上過他們,應該說有愛上過他們對不對,可是到最後我還是放棄說跟他們表白什麼的。因為到最後跟他們講的話,他們會感覺到受侵犯,因為人嘛很容易想偏,你以前對他作的一切一切有沒有,都是有目的,可是有時候不是這樣子,因為可能就是這樣慢慢出現。反正這類是太麻煩了。

251. 楊:所以你認為同志是天生的,不是後天養成的?

252. 承:都有。

253. 楊:都有?

254. 承:都有啊。

255. 楊:怎麼說呢?

256. 承:怎麼說嘛,因為可能就是需求嘛,因為人的所有行為導向都是需求為導向,為什麼要賺錢,就是因為想要漂亮的衣服什麼的,同志也可能是因為說他們有些某個東西,所以他可能,就是說他們需要某些東西吧,他們需要關心什麼的,很多人常常要看他碰到誰啊,很多人都是說剛好說他完全是異性戀者,可是他會喜歡跟同志在一起,那給他他所需要的東西,反而在他應該找的族群找不到,這是需求的問題嘛。當初如果另外一個人出現,他可能就走掉了。對啊,你看那同志不是都這樣,常常都是這樣子追求性愛啊什麼的,那跟那個其實看起來我覺得那真是一種野性的激發,所以這樣怎麼可以跟那個有關係呢?天生跟後天,那算天生的吧,也算後天的吧,對啊,那都相輔相成,也沒有絕對的先天跟後天,對啊。

257. 楊:從佛教教義,你認為它是業障嗎?

258. 承:它是業,不見得是業障。

259. 楊:不一定會障礙?

260. 承:不一定會障礙。

261. 楊:就是它不一定會障礙修行?

262. 承:不一定,對啊,就像是說你對某一個東西的執著,就像這樣子,它也是一種執著,對啊。

263. 楊:那你認為可不可以同性的身份成佛?

264. 承:我想到時候可能就沒有同性的身份。

265. 楊:什麼意思?就是說成佛的時候,不是同性?比如說我們可以說女的成佛──以男的身體成佛、以女的身體成佛,可不可以以同志的身份來成佛?就是成佛的前一刻還是同志──我的意思?

266. 承:我想說,其實你也發現你光看佛行佛陀他那種其實他在那種男女之情啊、情愛上有沒有,他在滿早以前他就已經放下了。當你放下這東西,你怎麼還算是同性戀呢?怎麼還算是異性戀呢?根本兩個都不屬於了。他已經逃脫這種階段性了,到了成佛那一刻,當然不是啦。

267. 楊:所以你的意思認為同志愛最後都要斷的啦,包括異性的?

268. 承:對。應該算是,大愛大慈大悲這類東西通通具有,那就是你真正去認識你不是因為自己──比如我希望愛、希望人家給我什麼東西、我希望人家噓寒問暖這樣子情形之下才產生的。

269. 楊:那你認為同性戀者可不可以出家?

270. 承:當然可以啊。

271. 楊:可以出家,為什麼?

272. 承:每個人都有佛性啊,你為什麼要因為一個人他的選擇不同

273. 楊:但是

274. 承:但是他必須在那時候作好選擇、作好心理準備,他自己要走什麼路,他要先確定好啊。

275. 楊:問題就是說雖然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但是因為出家等於是職業的宣教師,那麼他有一些實際上在戒律上它有一些限制。那些限制就我的記憶包括殘廢等等,因為他是宗教師,等於是所謂的為人師表,所以他的資格會比較嚴格一點,包括殘廢、包括陰陽人──大概是所謂的「不男」,那麼都在禁止之列。

276. 承:規矩是人訂出來的啊,它也同樣的啊,它在某一個時間有沒有,它有這個必要性。為什麼呢?因為你要讓人家服你的時候,你這東西加進去的話,會讓這個宗教變得看起來不清不白的,所以在這種前提之下,它容易要求說什麼什麼事情怎麼樣怎麼樣的出現。那像我本身本講,我覺得出家跟不出家對我來講沒有差別,那我到底算是出家還是不算出家呢?我可能已經出家了──我心靈已經出家了,那我還算不算是

277. 楊:那種實質的我們不管,我們講的是形式的出家,就是穿那個衣服。

278. 承:對,但問題就是你看,我剛剛講過的,就是說個人的需求心,有些人,你說百分之九十的宗教都不允許、百分之百的宗教都不接受他的話,一個接受他就可以啦。那當然一個人如果真正有那份心、有那份決心的話,你會因為這樣阻止他嗎?那又算什麼呢?對不對?

279. 楊:那你這些想法是從童梵網站得來的想法或者你原來就有的想法?

280. 承:(笑)我也不知道,是一直慢慢、慢慢、慢慢地累積起來的,之前就有了,他們對我有某方面的引導吧。

281. 楊:你認不認為在佛教界有一個出家的人──不管他是不是同志,然後出來創辦一個寺廟或一個修行的道場,然後專門為同志。你認為不認為需要這樣的一個道場、這樣的一個法師?

282. 承:這樣的法師?

283. 楊:嗯。

284. 承:我覺得有需要,對啊。

285. 楊:因為童梵精舍是在家人的網,那麼就是出家人需不需要?你認為需要?

286. 承:需要。

287. 楊:為什麼?為什麼你認為需要?

288. 承:為什麼我認為需要啊?因為就像說一般來講有沒有,每個人都有困惑,都需要人解惑的時候,然後如果一個人、有個人能夠跟你站在同個立場來伸開手跟你講說你可以過來這邊的時候,我相信很多人都願意過去吧。然後,因為很多同性戀者,因為他本身一些觀念而不見得是正確,也不見得是不對,就是他因為觀念而不去異性戀者的地方,那他不就失去一種機會嗎?那同樣情形,你講的是道,你講的是智慧,你講的是法,那為什麼這些人需要,你會因為你要保持這些形象、你要保持什麼東西,所以而不這麼做。因為只要有需求的話,你就會就需要有人做吧。需求問題而已。

289. 楊:你有沒有出家的念頭過?

290. 承:有。

291. 楊:有?哪個時候?剛剛皈依的時候?

292. 承:(笑)不是。我出家念頭大概是在也有一段時間了。

293. 楊:還沒皈依的時候?

294. 承:嗯,還沒皈依的時候。

295. 楊:那時候怎麼會有這念頭?

296. 承:因為我覺得情愛本來就是一種障礙吧,它帶給我太多痛苦了,然後,出家似乎可以了斷這個痛苦吧,那時候的想法就是這樣子。

297. 楊:那現在覺得呢?

298. 承:現在我覺得,我之前說過了,我覺得都一樣啦,只是你那顆心要放在哪邊而已,對啊,心到底要不要定、心到底要怎麼走,你要怎麼過你自己的生活,只是這樣選擇而已。出家之後,如果你還是念念不忘的話,還不是一樣,它只是把你放在一個比較隔離的世界吧,它侷限多,它東西多多多,然後最後你本來是要出家、找尋一條出路,如果你是用不對的心態進去的話有沒有,你反而把自己放在一個籠子裡面關,那又何必呢?

299. 楊:那目前沒有出家的念頭了?

300. 承:沒有。

301. 楊:那如果,如果你出家,你會不會為同志做些什麼事?

302. 承:會啊。

303. 楊:做比如哪些事?

304. 承:比如哪些事哦?其實要是我能夠選擇的話有沒有,我會選譯多接近他們,因為覺得他們是那種在孤立的世界活著的人,他們把全世界都孤立起來,除非你去找他們,他們不會自己走出來,所以我會找機會儘可能一個一個去那邊,就是那樣。

305. 楊:那麼你剛才說做一個同志很痛苦,是怎麼樣的痛苦?失過戀嗎?

306. 承:失過戀啊。

307. 楊:是怎麼樣?就是你愛的對象不是同志或是?

308. 承:都有啊。

309. 楊:都有?

310. 承:對啊,都有啊。

311. 楊:因為你很早就到紐西蘭唸書了,你都在紐西蘭你的愛情都在紐西蘭嗎?或者有的在台灣?

312. 承:沒有,事實上我的愛情滿奇怪的,我的愛情都是在網路上面的,反而很少有實際的、實體的一些處理吧。

313. 楊:那樣怎麼會失戀呢?

314. 承:當然會失戀啦,因為我的情都給了,怎麼不算是戀呢?

315. 楊:在網路上?

316. 承:也有在台灣,對啊。

317. 楊:那就是在網路上等於是談情啦,那最後就不了了之,這樣子?

318. 承:嗯。

319. 楊:都是一般同志的網站,不是佛教的?

320. 承:不是。

321. 楊:你認為同性戀跟異性戀有什麼不同──從學佛來說?

322. 承:不同?沒什麼不同。

323. 楊:都一樣?

324. 承:都一樣。

325. 楊:所要修的法門、所要走的路都一樣?

326. 承:對。

327. 楊:最後一個,有什麼你想要說的而我沒有問到的?

328. 承:呃,沒有。

329. 楊:沒有你自己想說的嗎?沒有?那就謝謝。

330. 承:不客氣。

331. 楊:你說那個上網是回台灣才上的,所以你的都是你哪時候回台灣的?

332. 承:對啊,二月前、三月的時候。

333. 楊:所以你那兩篇post上去的,都是在這兩個月當中放的?

334. 承:對啊。

335. 楊:好,謝謝。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