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天台宗的心識說及其背景關係
作者 魯道夫.康特 (著)
出處題名 現代佛教學會通訊=Newsletter for Modern Buddhism Association
卷期v.17
出版日期2004.12
出版者現代佛教學會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智顗; 心識說
摘要依現代佛學研究的義理詮釋而言,智顗思想脈絡以「一念三千」及「一念無明法性心」為代表的「心識說」體現出,天臺宗救度學與存有學之間的交涉。除此之外,其心識說也顯示出,天臺宗與南北隋唐之際其他佛學派在義理脈絡上的相關性以及當時中國大乘佛教思想界所關懷的主流課題。

本文旨在,分析出被牟宗三傳為是中國佛教前期唯識學的「地論師」與「攝論師」所主張心識說的一些觀點及其對于智顗天臺思想發展的影響以及啟發。當時佛教所謂「心識說」在理論表述或存有學上包含對於一切事物的分殊性及其實在性之根源說,在修證觀行的實踐上則關涉到以「救度一切有情眾生」為宗教目的之大乘佛教理想所依據的起點及其潛能。後者特別代表大乘佛教有關「聖賢與世俗」上的交互關係,筆者將它稱為「聖凡不二」。

那些救度學式與存有學式的項目之間的交涉為當時中國大乘佛教所觀注的要點其中之一。但是,地論師、攝論師與天臺宗的心識說皆分別提及有關此一交涉及其相關「聖凡不二」救度觀的不同模式。筆者認為,雖然如此,從三者之不同中還是可以看得出當時大乘佛教思想發展之相續性。本文擬再構此一思想發展之相續性。
點閱次數514
建檔日期2005.05.09
更新日期2021.06.2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22308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