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論「明相應觸」與當下解脫:兼論印順法師、佛使比丘與一行禪師對「十二緣起法」的關鍵詮釋 |
|
|
|
作者 |
游祥洲 (著)
|
出處題名 |
現代佛教學會通訊=Newsletter for Modern Buddhism Association
|
卷期 | v.17 |
出版日期 | 2004.12 |
出版者 | 現代佛教學會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緣起; 十二因緣; 六識; 清淨道論 |
摘要 | 「緣起」是整個佛教思想的核心。「緣起」在生命哲學上最直接的表達,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分別開顯了生命之「流轉」與「還滅」的因果內涵。重要的是,「苦」、「集」的因果,與「滅」、「道」的因果,原來是在一條軌道上,不是兩條軌道上。「流轉」是一個方向,而「還滅」就是「流轉」方向的迴轉。這一條因果的軌道不是別的,就是「十二支緣起法」,或是簡稱為「十二因緣」。從整個佛教實踐哲學的角度來看,我們所要追問的核心問題乃是:「十二支緣起法」當中,「流轉」與「還滅」的關鍵在那裡?唯有找到關鍵,下手才能得力。直接了當地說,這個關鍵就是:「明相應觸」!「觸」是「十二支緣起法」的第六支,也就是「六根」對「六塵」的接觸,由此而生起的「六觸」,或是叫做「六觸身」。這顯然地就是「六識」生起之初的狀態。傳統上佛教學者對於「觸」的解說,大多只注意到在阿含聖典中所敘述的:「可意觸」、「不可意觸」、「俱非觸」三個性質而已,即使是南傳佛教最權威的論典之一,《清淨道論》,在解說「十二支緣起法」時,也忽略了阿含聖典中對於「觸」的另外一個關鍵性論述,那就是,「觸」之一支,有「明相應」與「無明相應」兩個面向,而這也是四諦十二因緣「流轉」與「還滅」的關鍵之所在。
筆者早期研究「十二支緣起法」時,所重視的也只是三世二重的因果結構,對於「觸」的功能並未深入。直到研讀印順法師(1906A.D.--)的著作,才發現「明相應觸」的重要性。其後又發現,當代另外兩位法師,對於「明相應觸」也有一樣深刻的發揮。這兩位法師就是:泰國的佛使比丘(Ven. Buddhadasa, 1906-1993A.D.)與越南的一行禪師(1926A.D.--)。把這三位法師對於「明相應觸」的詮釋放在一起看,令人不禁生起柳暗花明的歡喜! |
點閱次數 | 1909 |
建檔日期 | 2005.05.09 |
更新日期 | 2021.06.29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