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故宮博物院
|
出版日期 | 2003.12 |
頁次 | 540 |
出版者 | 紫禁城出版社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大藏經 |
摘要 | 這部《滿文大藏經》,原刊行于乾隆三十八年至五十五年(1773-1790年)。刊行緣由並不僅是宗教信仰,而有其文化和政治內涵。當時滿族建立清王朝已逾一又四分之一個世紀之久,漢文、蒙文大藏經均已刊行,卻還缺乏自己民族文字的藏經,是令清朝皇帝頗感難堪的缺略。乾隆帝為補此缺略,于乾隆三十八年特頒諭旨,開清字經館,進行滿文翻譯,歷時18年,終于完成。 《滿文大藏經》的裝幀亦極精美,為貝葉夾裝,經頁雙面朱印,在上下經夾板上裱有紙本彩畫。在上經夾板上瀝金書經名等內容的兩側各繪一尊佛像,下為束腰仰覆蓮座, 以佛菩薩等尊神為主;下經夾板分繪四或五個尖楣圓拱形龕,龕內各繪一尊像,或立或坐,下為覆蓮座,以護法、女尊和本地神為主。諸像造型生動,色彩濃重艷麗,重細部描繪,手印、體姿及衣飾法器均精致明晰,四周邊飾為紅地泥金番草紋,構圖莊重富麗。上經夾板中瀝金書大字經名用滿文阿禮嘎禮字,其余小字經名為滿漢蒙藏四體,佛教尊像分別標注藏滿名號。這些造像造型均明顯表現出藏傳佛教尊像的特征。據統計,經夾板上所繪尊像計709尊,除去其中重復的內容,各種尊神的數量仍超過500尊之多,確是清乾隆時藏傳佛教造像藝術之瑰寶。 《滿文大藏經》的內容雖然以大乘小乘經居多,與藏文蒙文大藏經比較,其中密教內容為少,但經夾板佛畫則全為藏傳佛教造像,這種內容和經夾板畫反差明顯的現象並非偶然,正反映出當時清朝皇室虔信藏傳佛教的現實情況。清朝皇室貴冑虔信藏傳佛教的事跡毋須贅述,僅觀清官諸佛堂供奉的尊像多為藏傳佛教造像即可見一斑。雍正帝繼位前府第于乾隆九年(1744年)改為藏傳佛教廟宇——雍和宮,為目前北京地區最大的喇嘛廟,更為突出實例。 |
點閱次數 | 438 |
建檔日期 | 2005.05.27 |
更新日期 | 2007.11.1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