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方司蕾 (撰)
|
出版日期 | 2003 |
出版者 | 武漢大學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whu.edu.cn/
|
出版地 | 武漢, 中國 [Wuhan, China]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武漢大學 |
系所名稱 | 宗教學 |
指導教授 | 呂有祥 |
畢業年度 | 2003 |
關鍵詞 | 維摩詰經; 大乘; 世出世; 僧肇; 吉藏 |
摘要 | 《維摩詰所說經》(Vimalakirti Nirdesa Sutra,以下略稱為《維摩詰經》)在以大乘佛教為主體的中國漢語系佛教中佔有重要地位。此經塑造了一個在家居士的典型形象,經文通篇以「世出世無二無別」的思想為綱,基於「般若空」的思想,闡揚大乘菩薩道,提倡不二法門。獨特的世出世觀使它成為中國居士佛教的主要經典,同時也受到中國佛教的各個宗派的重視,是中國佛學的重要理論來源之一。本文的根本目的是從佛學的角度對此經的世出世觀和它對中國佛學的影響進行研究。本文首先對《維摩諸經》世出世觀產生的思想背景進行了考察,從成佛悟道與世俗生活的關係、佛教徒自身與世俗社會的關係兩個層面,對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世出世觀進行了深入探討,並指出《維摩詰經》世出世觀的理論源頭為大乘「般若空」觀和中道思想,產生條件是大乘佛教的入世傾向。接著在此基礎上緊緊圍繞「世出世無二無別」的思想,從中觀思想和菩薩思想兩個方面對《維摩詰經》的世出世觀的進行了較為具體和深入的說明,並指出前者是《維摩諳經》世出世觀的理論基礎,後者是《維摩詰經》世出世觀的實踐指導。文章最後,探討了《維摩諸經》「世出世無二無別」的思想與中國佛學中「觸事而真」、「離俗無真」、「頓悟成佛」、「日常坐臥既是修行」等思想的淵源關係,涉及中國佛教史中的三個重要人物:僧肇、吉藏和慧能。 |
點閱次數 | 575 |
建檔日期 | 2005.07.22 |
更新日期 | 2023.01.0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