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陳明 (著)
|
出版日期 | 1999 |
出版者 | 北京大學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pku.edu.cn/
|
出版地 | 北京市,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博士 |
校院名稱 | 北京大學 |
系所名稱 | 東方學系印度語言文學專業 |
指導教授 | 王邦維 |
關鍵詞 | 醫理精華; 佛教經典=Sutra=Buddhist Scriptures; 佛教醫學=Buddhist Medicine |
摘要 | 本論文主要研究人約編成於七世紀中期的印度梵文醫典《醫理精華》。該醫典先後被譯成了藏語、於闐語、阿拉伯語和回鶻語四種文本,在印度上代醫學文化向外傳播史上意義重大。本論文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研究《醫理精華》在西域地區的流傳,以及它與中印醫學文化交流的關係。比較了《醫理精華》利《鮑威爾寫本》中的醫學材料,並討論了與《醫理精華》相同的幾個胡語醫方,首次發現和重構了一個佉盧文的殘藥方──「達子香葉散」方,從而揭示了《醫理精華》只是在西域地區不同的朝語文化圈中流行的性質。利用敦煌吐魯番等地出土的漢文醫學寫卷和《證類本草》中的材料,探討了中醫學對《醫理精華》中的主要藥物的認識和使用,從而證明《醫理精華》沒有直接影響到內域和內地的中醫學,但它的間接影響可能是存在的。中醫在接受外來的藥物時,根據中醫的理論有所發明和改進。本論文還重點討論了這些外來藥物的具體傳播途徑,以及它們在中外醫學交流史上的意義。第二章從佛教醫學的角度,來比較研究《醫理精華》。本論文認為《醫理精華》沒有佛教的理論色彩,在治療方法上也缺乏印度佛教醫學所具有的民間醫學特色。利用漢譯的律藏材料,本論文將部分梵漢藥物術語的對譯研究推進了一人步。本論文第二部分是翻譯《醫理精華》和《醫理精華詞彙》,為中醫學界首次提供了一部印度醫典的漢譯本。在譯文的詳注部分,主要條列了一些梵文醫學術語在漢譯佛典中的不同譯名,並作出相關的解說。此外,還討論了夢相等詞彙的民俗學象徵意義。本論文還提供了部分梵漢詞彙表。 |
點閱次數 | 760 |
建檔日期 | 2005.09.23 |
更新日期 | 2023.02.1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