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蔡忠霖
|
出版日期 | 1994 |
出版者 |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出版地 | 臺灣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中國文化大學 |
系所名稱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指導教授 | 鄭阿財 |
畢業年度 | 82 |
關鍵詞 | 敦煌佛教=敦煌學=Dunhuang Buddhism; 正名要錄 |
摘要 | 我國的文字起源甚古,研究亦早,於周、秦之時即萌芽。自東漢‧許慎之作《說文解字 》,開創了文字研究之新局後,有關文字形、音、義說解及辨正之字書陸續出現,且卷帙浩繁,歷代不衰。唐蘭在《中國文字學》中曾將《說文》《字林》以後的中國文字學發展歷史分成五派:一曰「俗文字學」;二曰「字樣學」;三曰「說文學」;四曰「古文字學」;五曰「六書學」。在這五派中,「說文學」、「六書學」向來是我國文字學的研究重心,而隨著地下文物的陸續出土,研究這些器物上所戴之文字的「古文字學」亦逐漸成為一專門學問,為文字學學者所重視。但「俗文字學」、「字樣學」長久以來不惟研究專著不多,且書經流傳,傳至今世者更是少之又少。這對古代學術之研究而言,無疑是一大缺憾。 |
點閱次數 | 495 |
建檔日期 | 2005.09.23 |
更新日期 | 2015.08.2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