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包・達爾汗
|
出版日期 | 2000 |
出版者 |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中國少數民族音樂 |
出版地 | 中國 [China]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博士 |
校院名稱 | 中央音樂學院 |
系所名稱 |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 |
指導教授 | 田聯韜 |
畢業年度 | 2000 |
關鍵詞 | 佛教音樂=梵唄=Buddhist Music=bhasa; 蒙古佛教 |
摘要 | 依據文化人類學的文化分層和質點組合理論,筆者自行創建了質點擴散性文化觀照法,並按照這一方法對蒙古佛教音樂文化的橫切面進行分層觀察後,發現在其每一文化層面中均包含有藏、漢、蒙三種文化質點,更為明確地體現了每一層面以及完整體系的多元性質。作為一個完整文化體系的蒙古佛教音樂文化,其形態結構由基礎技術、社會組織、思想意識三個文化層構建。在音樂文化基礎技術層面的誦經音樂、樂舞、樂舞劇、樂器及器樂等四個次級層面中,除了包括藏族文化範疇的文化質點外,還有蒙語誦經音樂、“關公經”誦經音樂、查瑪樂舞、經箱樂等具有漢、蒙文化性質的重要質點:在音樂文化社會組織層面中,其“權力結構以族源為單位的多元分層”的僧侶組織系統以及代表著不同文化特質的寺院建築、宗教音樂使用習俗的嬗變等,明確地體現了這一層面的多元特徵;音樂文化的思想意識層面在三個文化層中最為內隱、最為龐雜,與前兩者相同,由不同民族神祗組成的蒙古佛教萬神殿以及來源於不同文化範疇的宗教理論,表現了這一層面的多元特質。蒙古佛教音樂文化在每一個層面中包含的多個不同文化質點,共同構築和體現了蒙古佛教音樂文化這一多元性質的複合文化體。 |
點閱次數 | 433 |
建檔日期 | 2005.09.23 |
更新日期 | 2015.12.25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