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菩提樹- “批判佛教” 的風暴=Pruning the Bodhi Tree: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作者
霍巴德, 杰米 =Hubbard, Jamie
;
史萬森, 保羅 =Swanson, Paul L.
;
周貴華
;
季羨林
出版日期 2004.11.01
頁次 430
出版者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www.guji.com.cn
出版地 上海, 中國 [Shanghai, China]
叢書名 覺群佛學譯叢
資料類型 書籍=Book
使用語言 中文=Chinese
附註項 Credit: Jamie Hubbard & Paul Swanson, eds. Pruning the Bodhi Tree: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Nanzan Library of Asian Religion and Cultur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摘要 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批判佛教的本質及其緣起”,主要表明批判佛教思想的本質和產生的背景。保羅‧史萬森(Paul Swanson)的文章《他們為何說樣不是佛教》詳細概述了谷、松本和其他學者有關批判佛教的觀念,以及他們的著作在學術和教派領域里所引起的反響。他的結論是,批判佛教至少包含三個層面的批判︰佛教學的、宗派的和社會的。丹‧拉斯豪斯(Dan Lusthaus)在他的論文“批判佛教與回歸源頭”中,運用更廣泛的歷史觀念,把批判佛教理解為歷史發展多元性的不可避免的現象,並視之為古代以來有關如來藏思想爭論的延伸(或再現)。 袴谷在《批判哲學對抗場所哲學》一文中,借用西方哲學史上笛卡爾(Rene Descartes)的批判方法與維柯(Giambattista Vico)對于修辭的強調這一對峙來解釋批判哲學與場所哲學的對立,并指責近來日本對場所哲學的偏愛是一種思想上的疾病。他指出,這一疾病的主要危險在于“借權威的聲音以兜售自己的修辭”。袴谷在文章中也質疑自己是否應用了權威的聲音。我自己的論文《厭懼場所》,試圖澄清袴谷對“場所哲學的批判”。我分別從亞里士多德邏輯論典、維柯的思想、袴谷所批判的十八世紀主要場所哲學家的思想觀念,以及被挎谷攻擊為某些東亞傳統中一致性或順從性的意識形態,像道家與日本“和”的哲學等方面,去厘清場所觀念的本來意義。
目次 總序 譯者序 作者簡介 導言 第一部 批判佛教的本質及其緣起 他們為何說樣不是佛教︰近期日本的佛性批判 批判佛教與回歸源頭 “批判哲學”對抗“場所哲學” 厭懼場所 學術作為批判 批判的限度 批判佛教論 第二部 真佛教的探尋 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 佛性論是地道的佛教 瑜伽行與加來藏文本中的“基體說”觀念 關于“基體說”觀念的評論往來 傳人西藏的印度佛教的核心因素——與日本佛教的一個對比 “禪”的含義 批判佛教與道元的《正法眼藏》——關于75卷本與12卷本之爭 批判佛教真是批判的嗎? 形上學、苦難與解脫——“批判佛教”論爭的反思 界論思想與佛學研究的新近趨勢 “批判佛教”的再考察 第三部 社會批判 論社會歧視的意識形態背景 佛教和神——對日本主義的考察 天台本覺思想與日本民族中心主義轉向 《法華經》與日本文 索引
ISBN 7532538877 (平)
點閱次數 1049
建檔日期 2006.03.15
更新日期 2016.10.1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