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戒幢佛學(第3卷)
作者 戒幢佛學研究所 (編)
出版日期2005
出版者嶽麓書社=岳麓書社
出版者網址 http://chinabooks.cnokay.com/pub_house/yuelu/
出版地湖南, 中國 [Hunan,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尸羅=戒=command=Precept=sila=morality=rule=discipline=prohibition
目次聖 嚴:法顯大師對於漢傳佛教文化的影響及啟示
楊曾文:東晉佛教翻譯家法顯及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貢獻
李志夫:試還原法顯大師在中國歷史上之地位
黃心川:法顯《佛國記》所載印度超曰王時期佛教盛衰情況考析
樓宇烈:法顯譯《佛說大般泥洹經》與佛性說的傳播
馮達文:《大般泥洹經》的佛性論略述——從松本史朗對如來藏思想的批判談起
惠 敏:“摩訶僧祇律私記”與法顯之律學背景
宋立道:關於法顯《佛國記》的英譯及其他
王邦維:法顯與《法顯傳》:研究史的考察
王亞榮:論法顯與秦地佛教之關係
魏道儒:宗教虔誠與愛國情懷一一法顯西行壯舉的精神動力
黃夏年:法顯.《摩訶僧祇律》.佛陀跋陀羅一一紀念法顯登入青州1200周年
張風雷:法顯攜歸之《大般泥洹經》的譯出與晉宋之際中國佛學思潮的轉向
呂有祥:略說法顯譯《雜藏經》中的倫理觀及其意義
馮煥珍:《大般泥洹經》的傳譯及其與北本《涅槃經》的異同問題
濟 群:漢傳佛教的反思
湛 如:印度早期佛教的四大廣說與淨法原則
楊維中:“與時俱進”與“契理契機”:中國佛教制度的現代化之路
王建光:哲學的“戒體”和“戒體”的哲學一一試論中國律宗思想的本體論詮釋
如 覺:戒律的倫理精神
溫金玉:南山曰月輝大唐一一從道宣律師到弘一大師
徐文明:津大師與唐代南嶽律學傳承
劉正平:唐代俗講與佛教神變月齋戒
德吉卓瑪:藏傳佛教息解派尼僧與尼僧組織
吳 平:律宗與近代上海
潘桂明:鳩摩羅什與關中般若學
韓煥忠:天台智者的生佛關係論
戴繼誠:“道”的會通與思想的創生一一以洪州禪與泰州學派為中心
夏金華:南北朝佛教“南慧北定”特色的成因剖析
吳忠偉:宋代天台佛學對涅槃雙游義的議論
鄭偉宏:當代因明研究概況
王繼如:“破昏殆法”研究一一現存最早的勸世“藥方”
宗 舜:“王伯敏先生藏敦煌唐寫本《四分律小抄一卷》(擬)殘卷研究”商榷
李小榮:敦煌偽經《佛說三廚經》研究
林鳴宇:上海圖書館所藏861087號卷子失缺部分之發現及其紙褙戒律資料之內容意義
馮國棟:《五燈會元》校點疏失類舉
馬 德:俄藏敦煌寫經部分殘片內容的初步辨識一一以《俄藏敦煌文獻》第六、七、八冊為中心
勝 義:《俄藏敦煌文獻》第十二冊校讀記(下)
楊富學:印度佛本生故事在回鶻中的傳譯與影響
張 煜:王安石憚林交遊考述
苗 昱:王梵志詩、寒山詩(附拾得詩)用韻比較研究
呂 曉:偶因坐禪 悟此六法一一試論髡殘對禪與畫關係的認識
觀 云:從格義看佛教的中國化
廖樂根:略述唯識學的思想源流與發展演變
界 文:瑜伽菩薩戒之特質初論
昌 法:五逆往生說探微
恆 強:大迦葉尊者的悲心
青 平:試論佛教思想對現代哲學意義理論的啟示
德 明:論當下一一在唯識學和胡塞爾現象學的融合視域中
ISBN780665626X; 9787806656266
點閱次數93
建檔日期2006.09.15
更新日期2022.10.1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3567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