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回鶻文佛教譬喻故事研究 -- 以吐魯番本回鶻文《折吒王的故事》為例=A Study on Uighur Parables: Using Uighur Version of King Castani Ilig Bag as an Example |
|
|
|
作者 |
楊富學 (著)=Yang, Fu-xue (au.)
|
出處題名 |
普門學報=Universal Gate Buddhist Journal
|
卷期 | n.36 |
出版日期 | 2006.11.01 |
頁次 | 35 - 62 |
出版者 |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Fo Guang Shan Foundation for Buddhist Culture & Education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fgs.org.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回鶻文寫本; 《折吒王的故事》; 佛教文學; 譬喻故事; 吐魯番 |
摘要 | 在敦煌、吐魯番出土的回鶻文寫本中,屬於佛教譬喻故事的文獻有百餘件,分屬《十業道譬喻鬘經》、《智證譬喻》、《觀音經相應譬喻譚》和《折吒王的故事》。其中大多都是零篇斷簡,唯最後一種保存最好,而且篇幅較大,內容較為完整。回鶻文《折吒王的故事》早已得到刊佈。遺憾的是,由於刊佈者未能在大藏經中找到依據,故譯釋中存在著不少問題,而且未就文獻本身的價值進行討論。通過研究可以看出,該文獻的前半部其實是對漢文本《無名羅剎經》中穿插的一則譬喻佛教故事的編譯。這一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非常生動有趣。而原經講述佛教教理的內容卻全部略去了。更有意思的是,在漢文本相關故事之外,回鶻文本後半部多出了一些至今尚無法找到出處的內容,其中有梵天神、因陀羅天神等印度教諸神。這一因素表明,回鶻文《折吒王的故事》的形成,除佛教外,也有可能曾受到印度教或其他民間故事的影響。回鶻人通過對《折吒王的故事》的大幅度改編,使故事情節更顯曲折複雜,內容也更為豐富,真實地再現了印度佛教譬喻故事對回鶻的深刻影響,同時說明,古代回鶻人在接受印度佛教時,也往往主動地對其進行重新加工與改造,使之更為適合本民族的文化傳統,以便大眾更好地理解、接受。 |
ISSN | 1609476X (P) |
點閱次數 | 2020 |
建檔日期 | 2006.12.13 |
更新日期 | 2017.12.06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