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楊惠珊
|
出版日期 | 1988.02.03 |
出版者 | 中華佛學研究所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中華佛學研究所 |
指導教授 | 釋恆清 |
畢業年度 | 77 |
關鍵詞 | 寶性論=Ratnagotravibhaga; 教相判釋=教判=判教=classification of Buddhist teachings=classification of Buddhism Sects; 涅槃=無為法=asamkrta-dharma; 涅槃=Parinibbana=Nibbana=Nirvana; 修行; 空性=Sunyata=Sunnata=Emptiness; 法身=Dharmakaya; 波羅蜜多=paramita; 佛法=Buddhadharma; 佛性=Buddhahood=Buddha-gotra=Buddha Nature=Buddha-dhatu; 佛; 大般涅槃經=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ra; 一闡提=icchantika |
目次 | 一、研究佛性思想的前提 (一)向來關於佛性思想的研究及其問題 1.佛性思想的確立 2.怫性思想的淵源及其發展概觀 (二)寶性論的文獻資料及其研究 (三)佛性的原語 1.`buddhata`與`buddhatua` 2.涅槃經的佛性原語 3.寶性論的佛性原語 二、寶性論中的佛性思想 (一)惡有佛性的含義 1.佛法身遍滿 2.如來真如無差別 3.皆悉實有真如佛性 (二)佛性思想的空性義 1.佛性思想與三時教判 2.對空性義的邪解及其對治--佛性思想的空性義 三、佛性思想與修行 (一)佛性思想與一闡提 (二)佛性思想與四波羅蜜多 (三)佛性思想的修行體系 |
點閱次數 | 376 |
建檔日期 | 2007.04.11 |
更新日期 | 2015.06.05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