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A Study of Kui-ji's Miao-fa-lian-hua-jing-shuan-zan (A Commentary of the Profoud Meaning of the Lotus Sutra)
作者 黃國清 (著)=Huang, Guo-qing (au.)
頁次309
出版者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出版地中壢市, 臺灣 [Chungl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岑溢成
畢業年度93
關鍵詞窺基=Kui-ji; 法華玄贊=Fa-hua-shuan-zan; 一乘=one vehicle; 唯識學說=Conciousness-only; 會二歸一=to unite two vehicles to one vehicle; 境行果=object-practice-fruit; 教理行果=teaching-truth-practice-fruit
摘要窺基《法華玄贊》撰就於初唐長安佛教文化的背景下,受到當時討論《法華經》的議題與主流佛學思潮的深度影響,提出他對此經的新詮釋。其注視面向是廣泛的,對於佛陀演說此經的因由、此經的宗旨、判教的地位、經名的意義、經本的勘訂、各品相次的脈絡、詞語的訓解與文句的解明,都做了有別於前賢觀點的解釋。他的注釋態度是嚴謹的,講求文獻證據,最後並做出自己的明確判斷。
窺基以二種科判分析《法華經》的組織。第一種以第二品到第九品為正宗分,正好是《法華經》的原始部份,闡釋會聲聞歸一乘的道理。會二歸一說是窺基的鮮明主張,對其原理有系統的論述。聲聞法與一乘法並非對立,聲聞教義是一乘圓滿教義的部份,聲聞行者卻將偏至執為究竟,不進趣佛果。破除聲聞行者的執取,補足義理缺欠的部份,即可將他們會入一乘實踐道。
第二種科判擴大正宗分的品數,借用境、行、果的架構,一乘境詮佛智,一乘行詮地上菩薩因行,一乘果詮佛身。除一乘行受限於經文淺近無法達致原先設定的義理深度外,於一乘境與一乘果部份窺基都有精深的詮釋。窺基以唯識學說中講述佛果層次的義理作為解釋一乘義的理論根據,前後注釋觀點保持一致性,是具有特色的《法華經》一乘思想。
目次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初唐的佛教學術環境 2
第二節 窺基的學思歷程及撰寫《法華玄贊》的因緣 9
第三節 《法華玄贊》的名義及流傳 16
一、「玄贊」的意義 16
二、《法華玄贊》的流傳與版本 18
第四節 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全文架構 22
一、研究動機 22
二、研究方法與全文架構 25

第二章 科判的類型及其內容 31
第一節 通論全經的科目 34
一、此經講說因由的解明 34
二、宗旨、題名、經本與品序的解釋 38
第二節 全經架構的科判 41
一、會聲聞歸一乘為正宗 43
二、明一乘境行果為正宗 48
第三節 導論一品的科目 52
一、〈序品〉的七種成就 52
二、敘說各品來意 54
三、品名解題與疑義辯釋 63
四、說明體性與辨析差別 68

第三章 窺基的判教體系與《法華經》的地位 73
第一節 頓漸分判 75
第二節 三時教判 84
第三節 八宗教判 92
第四節 《法華經》為漸教 97
第五節 《法華經》詮至高義理 104

第四章 經本勘訂及經名與品序的解釋 114
第一節 經本內容與各品次序的勘訂111
一、經本內容真偽的考證 117
二、品序考辨的問題 125
第二節 經名的解釋 131
第三節 各品相次意義的解釋 143

第五章 詞義的解釋 154
第一節 漢語固有詞的解釋 155
一、概括義和具體義的解釋 156
二、注音和辨字與釋義的關係 162
三、複合詞與聯綿詞的分訓 170
第二節 音譯詞與佛化漢詞的解釋 176
一、重視音譯詞的正名 177
二、語言文化差異與詞義解釋 183
三、佛教術語的特殊解釋方法 189

第六章 一乘境的詮釋 195
第一節 一乘境的核心概念與範圍 195
一、一乘境的核心概念 195
二、一乘境諸品的聯結 204
第二節 一乘義的詮釋 207
一、一乘的諸種涵義 209
二、一乘的名義與會二歸一說 218
第三節 佛知見的開示悟入 228

第七章 一乘行與一乘果的詮釋 238
第一節 一乘行的詮釋 239
一、智慧觀照為共通基礎 241
二、四安樂行的特殊實踐 249
第二節 一乘果的詮釋 256
第三節 一乘義與唯識學說的關涉 269

第八章 結論 276
第一節 承繼舊題而出新解 276
第二節 根植唯識的新詮釋 280
一、 會二歸一的思想 280
二、 根植唯識的一乘義 282
參考文獻 285
【附錄一】中印科判的源流與發展 299
【附錄二】中印書名注釋傳統的考察 307
點閱次數891
建檔日期2007.07.27
更新日期2016.07.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4537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