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從神不滅論到佛性論 -- 六朝佛教主體思想研究=From the Thoughts of Shenbumie to Buddhadhātu Theories: A Study on the Buddhist Thoughts of "Subject" of the Six Dynasties |
|
|
|
作者 |
謝如柏 (著)=Shie, Ru-bo (au.)
|
頁次 | 560 |
出版者 |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cl.ntu.edu.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博士 |
校院名稱 | 國立臺灣大學 |
系所名稱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指導教授 | 林麗真 |
畢業年度 | 94 |
關鍵詞 | 神不滅論=the Thoughts of Shenbumie; 佛性論=Buddhadhatu Theories; 六朝佛教=Buddhism of the Six Dynasties; 主體=Subject |
摘要 | 本文之寫作,目的探討「神不滅」思想的發展演變與思想史意義。企圖說明從漢末直至齊梁,中國佛教初期「神不滅」思想的發展表現出向「佛性」理論轉化的趨勢,並且說明從「神不滅」到「佛性」理論的發展,本質上乃是為中國佛教「主體」思想的發展歷程。在早期譯經中,「神」、「心」、「意」等概念,往往被指為眾生輪迴生死的根源與解脫涅槃的關鍵。考察這些概念,可知它們在原語上本指「心」(citta)、「意」(manas)、「識」(vijñāna)而言;此三者不但在概念內涵上本可相通,其漢文譯語亦往往可見互用混用的情形。就佛教原來立場而言,「心」、「意」、「識」只是心之流動,並非一固定不變的「實體」;但由於翻譯傳達的失真以及漢語歧義性所帶來的諸般問題,使得讀者對於「神」、「心」、「意」作為「主體」而非「實體」之義,未能有充分的認識。這無疑會使他們傾向將輪迴與解脫「主體」同時看成眾生之「實體」,而背離佛教「無我」的精神。初期的「神不滅」理論兼從「主體」、「實體」方面立論,使其所說之「神」帶有不滅靈魂之意味,即出自此一影響。更重要的是,作為「主體」的「心」、「意」、「識」在概念內容上原本都指向「心」之功能,漢文譯語的「神」、「心」、「意」也都是如此;這一點對於本土學者理解「主體」問題的方式以及「神不滅」理論發展的根本方向,有極關鍵的影響。這種情形,恰巧與中國儒、道二家重視「心」之「主體」作用的思想傳統,不謀而合。再加上從「實體」方面理解「心」的詮釋傾向,可知後來中國佛教學者將生死與涅槃皆收攝於一「心」的思考方式,實其來有自。中國學者初步理解佛教教義時,當即據此建立他們對於「主體」的理解與思想。「神不滅」思想的建立,即以此為其理論根基。考察漢晉時期初期佛教學者的思想,如〈牟子理惑論〉、康僧會、支謙、謝敷、郗超等漢、晉時期佛教學者的「主體」思想,以及兩晉般若學者道安、支遁以及心無義等諸家般若理論中的「主體」觀念。可以發現,雖然他們的思想取向各有不同,但其「主體」理論卻有著相當一致的特色:他們都肯定眾生「主體」之存在,認為輪迴與解脫之過程都是「主體」染淨變化所造成,認為是「主體」迷惑而輪迴,亦是「主體」覺悟而解脫。而「心」、「意」、「神」這些意涵可以互通的概念,便被他們用以指稱決定眾生流轉還滅、並在此過程中作業受報的「主體」。根本上,將染淨、生死解脫均歸之於一「心」,可說是早期學者的普遍思想傾向。在他們對「主體」問題的思索中,可以清楚看到早期譯經所帶來的影響;同時,學者們普遍未能掌握眾生「主體」的緣起性空之義,甚至以「實體」模式來解釋心、神概念,則應是出自傳統主體觀點的影響。這些早期學者的「主體」理論模式,即是後來中國佛教真常思想發展之先聲,更影響了「神不滅」思想的發展方向。他們雖然未曾系統地建立「神不滅」理論,但他們的主張無疑是「神不滅」思想的真正先軀。考察慧遠、宗炳「神不滅」思想之論述方式,可知實以「主體」思想為基礎。慧遠與宗炳都認為:「心」、「神」是眾生輪迴與解脫的「主體」,而輪迴與解脫乃是主體染淨的變化所致。「心」、「神」受「情」、「識」牽引影響,是造成生死輪迴的原因;反之若「神」不再受「情」污染牽引,便是解脫境界。慧遠主張「心」、「神」是本來清淨的形上「實體」,「神」、「形」雖然二元但有著「體用」關係,此是他在理論思維上的創見。宗炳對於「神」概念的界定方式與慧遠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他對「神」、「識」關係以及「識」在輪迴解脫中的作用有更詳細的說明。而他們都將輪迴與解脫作用歸之於「主體」之「心」、「神」的染淨,此一思想實具有相當近似後世「真常」思想的特色。但此一「主體」模式其實是初期佛教學者的普遍共見,此是他們的「神不滅」思想的真正背景。可知所謂「神不滅」理論本質上乃是「主體」思想在「神不滅」問題上的運用,因此若將所謂「神」解釋為「靈魂」,便窄化了「神」作為主體的意義。觀察慧遠與宗炳之思想,便可知道「神不滅」理論的發展終究是佛教「主體」思想發展的環節之一,它的發展方向取決於佛教思想界對於「主體」問題的思考方式。隨著新譯經典思想的導入,學者們對於「主體」問題有不同的思考,「神不滅」理論的方向也將隨之改變。僧肇承繼了鳩摩羅什的大乘中觀思想,對於中觀「無我」之義深有所會。他提出「心識相傳」理論,認為眾生之「心」雖然性空不實,卻是能抉擇流轉或還滅方向的「主體」,因而是輪迴業報的基礎與解脫的根源;此說捨棄以「實體」性的不滅之「神」來解說輪迴業報的傳統作法,改變了「神不滅」問題的思考方向。但另一方面,他認為「般若」與「聖心」不是實相性空,而是不可用性空描述的實有智慧主體;此則未能完全擺脫「主體」實有思想的陰影,而與中觀思想有所差異,顯是中國本土思想傳統的影響。而僧肇以「神」、「神明」概念為「心」之同義詞,用以兼指聖人與眾生之心,認為凡聖皆有「神」、「神明」,唯其「神」、「神明」有異;此亦繼承自中國本土的語彙習慣,而與魏晉時的才性論思想若合符節。由此看來,佛教中觀學說與中國本有的思想傳統,在僧肇思想中同樣佔有極重要的位置。僧肇身為首位能較精確理解般若奧義的學者,對於佛教理論的掌握確實遠超過前人;不獨般若思想如此,在「神不滅」問題方面亦可見其突破。但身為中國學者,他在意識底層亦不免以傳統思想作為其思考背景;般若不空、主體實有、神明概念的沿用等現象,便是此一思想背景的影響。僧肇思想中的玄佛交會或佛教中國化現象,於此可見。《涅槃經》的傳入,是是六朝佛教發展史上的一重大轉折,也是「神不滅」思想轉向的關鍵。由本文之分析,可知:(1)《涅槃經》基本上以「佛性」為佛之體性,此一立場貫串全經而未改變。但為了解釋「眾生如何可能有佛性」的困難,前分「本有」具足體性的思想,在續譯部分漸次被眾生「未來當有」佛性的觀點所取代。(2)「正因」為「佛性」之因,與作為佛之體性的「佛性」並不等同。「正因」意指形成一物的原始材料,其意涵與所謂「質料因」相近。(3)《涅槃經》主張「眾生」為佛性正因,是指眾生在生死輪迴中「相續不斷」,終將自體轉變而成佛。(4)「心」在經中一般指生滅相續之緣慮心,它即是眾生成佛的關鍵。這樣的解釋,實與隋唐以下學者對《涅槃經》的解讀方式大異其趣,但卻是涅槃師們立說的根據。但此卻正是「佛性」思想與「神不滅」思想契合之關鍵:「眾生」在生死輪迴中「相續不斷」而為佛性「正因」,此生死中「相續不斷」的眾生「正因」豈不就是「輪迴主體」?「正因佛性」的意義在於作為佛之前身,然則「正因」概念豈不就是「成佛主體」的另一種表現方式?延續不滅的眾生或心,被說為是未來成佛者,這豈不是正是「神不滅」的關注焦點?「正因」概念既是「輪迴主體」亦是「解脫主體」,「神不滅」思想援用「佛性」理論,最終並向「佛性」理論轉化的方向發展,其理論根據即在此。竺道生為世人尊為「涅槃聖」,乃是南朝涅槃佛性思想的開創者。本文以「佛性當有」與「受報之主」問題為中心,對竺道生的佛性思想重作探究。首先,我們發現:他認為生、佛雖不二但亦不一,「理」、「法」等概念作為佛性皆是未來待證的境界,而「佛性」之本義更直指佛之果性。如此不但證成並說明了「佛性當有」的內涵,也讓我們對其思想之全貌有更深刻的認識。根本上,道生的佛性說接近涅槃師的一般模式,與「實相佛性」的觀點不合。順此,我們發現:道生雖然主張「無我」,但也認為生死解脫之中有一能作能受的「主體」,此即「受報之主」或「佛性我」。雖然由於資料的限制,不能確定「大悟之分」、「心」何者是「佛性我」的真正內涵,但他運用佛性理論來解釋輪迴主體問題乃是不爭的事實。可知在涅槃學說發展的初期,「佛性」理論已經被認為與輪迴解脫主體問題息息相關。這一點對於了解稍後南朝佛性論與神不滅思想的交會,以及中國佛教看待輪迴主體問題的理論變遷,都有重要意義。南朝涅槃佛性思想的第一種主要類型,乃是「眾生為正因說」。經由分析,可知僧旻、智藏的「眾生為正因」、「六法為正因」之說,基本上仍遵守《涅槃經》佛性說之原旨,只是比起經文原意更強化了「心」、「神明」的重要性。他們認為眾生之為「正因」,是因為它在生死輪迴中相續不斷轉變成佛;進一步推究,乃是「心」、「神明」相續轉變成大覺種智。而僧亮的佛性思想,基本上也屬於「眾生正因」的類型。他主張因果有別的五種佛性說,主張佛性現無當有等思想特色,此則有助於我們理解涅槃師的一般理論傾向。僧亮也著眼於「眾生」念念相續不斷的性質說其為「正因」,認為雖然沒有貫串三世的不變「實體」,但相續不斷的眾生,或精確地說是「心」,卻擔負著造業與受報「主體」的角色。這是值得注意的。眾生、心、神明是「生生流轉」、「相續不斷」的連續體,由眾生至佛更被宣說為是「更無二體」的;念念相續的眾生或神明雖然不是某種固定不變的「實體」,但卻具有「人格同一性」。這樣的佛性理論說明了眾生成佛的根據,同時也確定了生死輪迴中眾生不斷不滅的延續性。「心」或「神明」雖然不是實體,但卻以時空連續體的型式貫串輪迴生死的歷程。雖然它不以「神不滅論」的型式出現,但卻已具備神不滅論的特質,並且展示了神不滅理論的全新可能模式。涅槃佛性思想的第二種主要類型,則是「理或神明為正因說」,曇愛、法瑤、慧令、僧宗等人皆屬之。曇愛「當果為正因體」之說的內容雖缺乏資料確認,但應是指「眾生」本身因為具有無明之心,修行必得「當果」,故說為正因;此與「眾生正因」之實有相通之處。法瑤的說法則與其他涅槃師有許多不同:他直言「佛性」即是「正因」,二者之間並無區別;並且認為正因佛性是超越有無斷常、為現在眾生「本有」的「理」,其具體內容即能生善的「慈惻」之性。法瑤思想的繼承者慧令,則轉而以十二因緣生死流轉的事實為佛性「理」,並引入「神明」概念,認為生死中輪轉的神明,相續轉變為成佛時的法身; |
目次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的意義 1 第二節 佛教的無我說與主體問題 5 一、實踐意義之無我/6 二、存在意義之無我/11 三、部派與大乘佛教的主體觀/15 四、主體、實體意義的界定/25 第三節 本文的研究範圍 29 第二章 早期譯經中的主體概念—主體問題的原初理解 32 第一節 神 33 一、諸譯經中的神概念/34 二、識、神之對譯及其背景/41 第二節 心 46 第三節 意 54 結語 61 第三章 神不滅思想的先驅—主體理論的原初思考 63 第一節 早期佛教學者的主體思想 63 一、〈牟子理惑論〉/64 二、康僧會/66 三、支謙/72 四、謝敷/77 五、郗超/81 第二節 兩晉般若學思潮中的主體觀 88 一、道安/89 二、支遁/103 三、心無義及其他/112 結語 119 第四章 慧遠、宗炳的主體思想—神不滅理論的形成 120 第一節 慧遠之主體理論 121 一、神不滅思想與主體理論/122 二、輪迴:神、心的受染作用/125 三、解脫:神、心的染淨轉化/129 四、慧遠神不滅說的定位與背景/133 第二節 宗炳之主體理論 137 一、神、識的性質與功能/138 二、輪迴:心、神受染與情、識相續/141 三、解脫:識之作用與唯神境界/144 四、宗炳的本淨思想與《涅槃經》/147 結語 148 第五章 僧肇的心概念與神明觀—無我說與主體思想 150 第一節 無我與心識相傳 151 第二節 眾生心:流轉還滅根源 157 第三節 般若:中觀與玄學式的非有非無 165 第四節 聖心與無心心 176 第五節 神、神明概念及其中土背景 189 結語 200 第六章 涅槃經的佛性說與正因概念—神不滅與佛性思想交涉的理論基礎 202 第一節 涅槃經的佛性思想 203 一、前分的佛性說/204 二、續譯部分的佛性說/210 第二節 涅槃經的正因概念 230 一、反因中有果/230 二、正因即眾生的意義/238 結語 245 第七章 竺道生的受報之主概念—佛性當有說新探 246 第一節 佛性當有:佛性論模式重探 247 一、問題的意義/247 二、詮釋觀點之爭/249 三、生、佛之不二與不一/251 四、理為佛因:理之實相與境界義/254 五、法為佛性:法之二義/261 六、法性、如之二義/265 七、唯佛是佛性:佛性之本義/269 八、小結/274 第二節 受報之主:輪迴主體說試探 274 一、問題的意義/275 二、我與無我非不二/275 三、無我與受報之主/277 四、常存之佛性我/280 五、本有佛性與眾生正因/284 六、大悟之分、不易之體/287 七、心:波流生死、善行之本/290 八、小結/293 結語 293 第八章 南朝佛性理論之一—眾生為正因說 295 第一節 眾生正因說 299 一、眾生為正因:道朗、僧旻、白琰/299 二、六法為正因:僧柔、智藏/302 三、智藏的心、神明為正因說/305 四、智藏、僧旻的本有於當之說/311 第二節 僧亮的佛性思想 320 一、因果佛性之別:五種佛性/321 二、佛果佛性:現無當有/323 三、我與無我/326 四、正因、緣因、境界因/330 五、生死因果、心作心受/336 六、小結/339 結語 340 第九章 南朝佛性理論之二—理或神明為正因說 342 第一節 理為正因說 342 一、當果為正因:曇愛/343 二、得佛之理為正因/346 第二節 神明正因說:僧宗的佛性思想 356 一、以理釋佛性/357 二、因果佛性之別:五種佛性/359 三、佛果佛性:覺了神慧、澄神虛照/361 四、境界因:佛性之理的意義/364 五、果佛性的當有義/367 六、無神我與佛性我/370 七、神明正因:殊異的緣慮之心/372 八、神明正因之相續不斷/378 九、小結/384 第三節 從才性到佛性:神明佛性概念的源流 385 結語 395 第十章 南朝佛性理論之三—心為正因說 396 第一節 神明妙體避苦求樂之解用為正因:寶亮 396 一、因果佛性之別:四種佛性/400 二、真俗二諦共成神明:慮知之性/403 三、神明妙體:法性、真如、如來藏/408 四、正因性:避苦求樂之解用、自性清淨心/422 五、緣因性:善心善行、中道觀智/437 六、果性:菩提智慧、中道、第一義空/443 七、果果性:涅槃與法性/448 八、因、果佛性的關係/452 九、小結/464 第二節 其他心為正因說 465 一、心之冥傳不朽為正因:法安/465 二、心之避苦求樂之性為正因:法雲/469 結語 478 第十一章 形神之爭的終結與向佛性說的轉向—沈約、梁武帝的主體思想 480 第一節 范縝〈神滅論〉之要旨 481 第二節 沈約:神不滅思想的轉化 484 一、背景問題/484 二、神不滅思想的內涵/486 三、小結:從神不滅到佛性思想/503 第三節 梁武帝:形神論爭的終結與轉向 504 一、〈立神明成佛義記〉思想分析/506 二、形神論爭的終結/517 三、從神不滅說轉向佛性思想/525 四、佛性說的發展:寶亮、梁武帝與《起信論》/533 結語 536 第十二章 結論 538 參考書目 546 後記 |
點閱次數 | 1407 |
建檔日期 | 2007.07.27 |
更新日期 | 2015.11.3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