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 |
王千蕙 (著)=Wang, Chien-hui (au.)
|
出版日期 | 2004 |
頁次 | 104 |
出版者 |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religion.nccu.edu.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國立政治大學 |
系所名稱 | 宗教研究所 |
指導教授 | 林端=Lin, duan |
畢業年度 | 92 |
關鍵詞 | 臨終助念; 淨土; 死亡; 宗教學 |
摘要 | 臨終助念是佛教淨土信仰者所實行的一種臨終處理方式,希望藉由對臨終者說明淨土的可欲、阿彌陀佛的願力,來提起臨終者發願往生淨土的信心;並陪伴臨終者唸誦佛號,以免臨終者因死亡的痛苦而失去信仰;佛教徒相信人的身體死亡後,尚有神識存在,因此在臨終者斷氣後,助念應至少實行八小時。 從宗教史的角度來看,在佛教淨土信仰的脈絡下,信仰者透過對經典的理解與實踐,在以念佛為修行方法、追求解脫生死、投生極樂的修行中,發展出為人助聲念佛的具體行動,這個行動進一步地與「善知識」的觀念產生積極性的轉化與結合,理性地落實到臨終時刻,促成了「臨終助念」的產生。民國初年印光確認了助念的理論與實施方法,並大加推廣,而後隨著大陸佛教人士來台,助念亦進入台灣佛教徒的生活當中。 由於早期信仰氛圍較為傳統,助念實在違背民間的死亡禁忌,因此僅僅實行於少數的佛教徒間。而助念活動在八0年代的興起背景,可歸納為三個因素:一是新興佛教團體對於理念相當強調,並積極投入社會參與,較諸傳統的佛教寺院,其經營策略有明顯的改變,因此在提倡與推動助念活動上,有相當的進展;二是臨終與死亡處理的問題逐漸成形,人們積極地尋求解決的方法,以起於醫療系統中的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為最明顯的例子;三是傳統喪葬儀式逐漸喪失其實施的背景與基礎,除了意義的失落外,其制式化與非透明化亦為社會所質疑,人們開始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 而助念活動造成了三個影響:一、對於佛教團體,助念不僅是對於淨土理念的宣示,也因為其義務性與靈驗性而達到有效的宗教傳播,而助念則成為佛教團體相當重要的服務項目。二、助念與臨終關懷相互結合,佛教團體開始積極推動佛教的臨終關懷,除了吸取臨終關懷的概念外,亦進一步與醫療系統中輔導、心理的相關機制相互結合。三、助念結合了佛化喪葬儀式出現,成為替代傳統喪葬儀式的另一選擇。目前已有許多禮儀社將佛化喪儀納入服務項目之一,而完全採行佛化喪儀的禮儀社,也在佛教徒的促成下出現。 從宗教內涵來說,透過給予生者與死者連結的時間與機會,並提供人們超越此世的意義,臨終助念幫助人們面對死亡、接受死亡,並建立對於死亡的積極態度。實踐方式則是淨土信仰者宗教生活的延續,是一種貫徹始終的修行。而助念所描繪的臨終場景,毋寧是一場臨終喜劇,將死亡由悲劇轉化為生命所必經的歷程,而將悲與喜的決定交在人們的手上,這不僅是人們內心深處所渴望的,卻也是人們所恐懼的,在此宗教欲引導人們理解的便是一種如實的與積極的面對。 |
目次 | 第一章 緒論 3 第一節 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背景 10 第二章 臨終助念的宗教內涵 15 第一節 歷史背景 15 一、助念的佛教史考察 15 二、台灣助念活動之興起 26 第二節 理論與儀式 33 一、助念的理論 33 二、助念的儀式 38 第三章 當代台灣助念的實踐 46 第一節 台灣助念活動圖像 46 一 、助念團的功能 46 二 、台灣的助念團體 52 第二節 助念與喪儀 57 一 台灣喪葬處理傳統 57 二 佛化喪葬儀式 63 第三節 助念與往生故事 70 一 瑞相:尋找往生證據 70 二 助念往生的故事 76 第四章 意義、死亡與臨終助念 79 第一節 誰在通過死亡 79 一 意義與儀式 79 二 意義的回歸 82 第二節 理想的死亡 87 一 說再見的方式 87 二 臨終喜劇 91 第五章 結論 94 一 研究提要 94 二 研究反思 95 三 後續研究構想 98 參考書目 99 表 目 錄 表1 無量壽經中九種往生狀況 22 表2 助念流程表 45 表3 助念團列表 56 表4 往生瑞相列表 73 圖 目 錄 圖1 佛教與傳統的靈桌佈置 32 圖2 助念用品 39 圖3 助念場景 44 |
點閱次數 | 865 |
建檔日期 | 2007.07.27 |
更新日期 | 2015.10.3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