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世親《淨土論》與曇鸞《淨土論註》之比較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Vasubandhu's Ching-t'u Lun and T'an-luan's Ching-t'u Lun-chu
作者 溫宗堃
頁次143
出版者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出版者網址 http://light.hfu.edu.tw/
出版地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賴賢宗=Lai, Shen-chon
畢業年度88
關鍵詞曇鸞; 世親=Vasubhandhu; 淨土論; 淨土論註; 北魏佛教=Pei-wei Buddhism
摘要曇鸞在《淨土論註》內主張的他力易行道,對後世中國乃至日本的淨土佛教影響深遠。曇鸞的《淨土論註》是對世親《淨土論》所作的註釋書。問題在於,北魏佛教背景下的曇鸞,是否完整地繼承世親《淨土論註》的淨土思想與實踐。本研究即以世親《淨土論》與曇鸞《淨土論註》為範圍,比較二論所主張的淨土法門的同異。
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說明論文所處理的問題,包含學界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的預期成果、研究方法,及文獻資料上的問題,最後略述整篇論文的組織架構。第二章,探討世親《淨土論》所提出的淨土法門的思想與實踐。第三章,探討《淨土論註》的淨土法門所主張的思想與實踐。第四章,根據第二、三章的研究結果,比較兩論的同異。第五章給予一個結論,並論述後續的研究方向。
研究結果顯示:雖然《淨土論》與《淨土論註》有共通的最終目標──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二論也皆承認彌陀如來本願力的作用。但由於二論依據的經論基礎及寫作動機有所不同,使得二論淨土法門所含的思想、實踐之間存在著南轅北轍的重大差異。

The Easy Path Depending on Other-power ( to-li-i-hsing-tao, 他力易行道 ) in Tan-luan’s Ching-tu-Lun-chu had impacted on the Pure Land Buddhism in Chinese and Japan of the past.Tan-luan’s Ching-tu-lun-chu is a commentary on Vasubandhu’s Ching-tu-Lun.The question is if Tan-lu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ddhism in Pei-wei Dynasty, completely succeeded to the pure land thought and practice proclaimed by Vasubandhu’s Ching-tu-lun?
This study focus on Tan-luan’s Ching-tu-lun-chu and Vasubandhu’s Ching-tu-lun ,and compares the pure land theory in Tan-luan’s Ching-tu-lun-ch with the theory in Vasubandhu’s Chings-tu-lun.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includes the motive for this study, the harvest of modern Buddhist research, the intended outcome of this study, the problem of material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is dissertation.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the thought and practice involved in Vasubandhu’s Ching-tu-lun. The Third chapter make clear the thought and practice involved in Tan-luan’s Ching-tu-lun-chu.The forth chapter compares the thought and practice in Ching-tu-lun with the thought and practice in Ching-tu-lun-chu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 The fifth chapter gives a conclusion and the directions of the further study in the future.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proclaims that: although Ching-tu-lun and Ching-tu-lun-chu both have the same ultimate goal, attainment of anuttarasamyaksambodhi, and both acknowledge the incredible function of Amitayus’s vows, bu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the motive for their writing and the sutras and commentaries they depended on , there are striking contrast in the practice and thought between Ching-tu-lun and Ching-tu-lun-chu.
目次自序 i ⅰ
略語表 iii ⅲ
目次 ⅳ
第一章 緒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學界研究及預期成果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文獻範圍及論文組織 6
第二章 世親《淨土論》的思想與實踐 9
第一節 一個歷史背景的考察 10
第二節 世親《淨土論》的原名、組織架構與要旨 15
一、《淨土論》的原名 15
二、《淨土論》的組織架構與要旨 19
第三節 往生淨土的實踐行──「五念門」 24
一、五念門的結構 25
(一)「禮拜門」(二)「讚歎門」(三)「作願門」
(四)「觀察門」(五)「迴向門」
二、「觀察門」的所緣──三嚴二十九種莊嚴 40
(一)三嚴二十九種莊嚴
(二)三嚴二十九種莊嚴與毗婆舍那
三、往生淨土的充要條件──《淨土論》的往生觀 53
四、五念門的問題點──關於五門與五念門 59
第三章 曇鸞《淨土論註》的思想與實踐 63
第一節 他力思想的歷史背景 65
一、《淨土論註》中所明記的歷史背景 65
二、《續高僧傳》中所見曇鸞當時的自力修行 68
第二節 他力易行道的基本意涵 78
一、「易行道」的開展 78
二、「易行」的緣由──彌陀本願 83
三、彌陀本願的性質──不可思議、悲切、清淨 86
第三節 凡夫成就的理論 89
一、十念念佛的凡夫往生 90
(一)凡夫往生的經典根據
(二)十念往生理論的證成
二、「讚歎門」的重新詮釋 100
(一)不可思議的彌陀名號
(二)信心為主的名義相應說
第四節 往生理論的基礎──般若、中觀思想 106
一、緣起性空的往生義 107
二、導向智慧的淨土往生 111
三、曇鸞與《中論》、《大智度論》及僧肇的交涉 114
第四章 《淨土論》與《淨土論註》觀點的同異 120
第一節 二論主要的共同點 122
一、以成佛為法門的終極目標 122
二、承認阿彌陀如來的本願力 124
第二節 二論主要的歧異點 125
一、往生因行的差異 125
二、對易行道的觀點、所依經典及歷史背景的差異 128
三、其他的差異 130
第五章 結論 132
參考文獻 136
附錄(一)略論曇鸞之前的淨土信仰 142
附錄(二)曇鸞的生平與著作 148
附錄(三)相關梵、巴原典引文的文法解析 156
點閱次數921
建檔日期2007.07.27
更新日期2016.09.2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45558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