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佛陀教義在六師外道中的定位 -- 以《沙門果經》為中心 |
|
|
|
作者 |
蔡慧質 (撰)
|
出版日期 | 2005 |
頁次 | 95 |
出版者 |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出版者網址 |
http://light.hfu.edu.tw/
|
出版地 | 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華梵大學 |
系所名稱 |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指導教授 | 黃俊威 |
畢業年度 | 94 |
關鍵詞 | 解脫; 沙門; 佛陀; 六師; 十二因緣 |
摘要 | 印度的思想在意識之許多的具體型態下,以道德、倫理等為前提,作為在時間中進展的存在而與宗教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於時代精神之縮影中,每一意識思潮或概念思維皆代表了一個世界觀,表達了對世界豐富的看法和行動。此種進展不唯通過個人的思想,表現在個人的意識裏,亦包含了在‘這一形式’內造成它的世界,它造成它的情況之發展的過程中屬於其時代且為其時代所限定之精神現象和意識形態,以所具之豐富揭示其自身,在世界史中作為普遍精神的進展。本文即從這個方面,以《沙門果經》作文本開展之核心,分五章來談論佛陀在原始佛教的定位。
第一章:以阿含經典為例,由印度口傳文化介紹佛教於印度發展初期之特性,並說明撰寫本文的原則。 第二章:從沙門教團興起之社會背景,來闡述當時沙門婆羅門之議論課題。 第三章:佛教於印度發展初期與佛陀同為沙門中之有力領導者之六位思想家,筆者於「佛陀」與「六師」思想之差異所採之論述方式,乃以《沙門果經》中之載作為六師思想之依,並於介紹六師思想的同時帶引出佛陀於「無常」之領會下,所講說之教義架構。 第四章:以佛教之「法」在語彙上的意思,來帶出佛陀於印度的解脫文化下,「法」之義實有別於「吠陀」、「奧義書」、「六師」,所立足之觀點。 第五章:依前四章內容作個總結,總述佛陀於佛教所定立之不同於印度文化下之「法」義。 |
目次 | 摘要…………………………………………………………………………………..Ⅰ 目錄…………………………………………………………………………………..Ⅱ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一、 觸發論題的動機 二、 本論文研究動機 三、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二、 佛學研究方法 三、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主題 (二)「經」字的釋意 (三)佛教教義與經典的關係 1.口傳文化 2.作為教師的佛陀形象 3.佛教知識來源多元的特性 4.原典依據及論述方法
第二章 佛陀時期印度的思想界 第一節 沙門教團的興起 第二節 沙門婆羅門之學問論議 一、 本體論 二、 現象論
第三章 六師思想與佛陀教義 第一節 沙門思潮中之「六師」 第二節 釋題 一、 《沙門果經》中之「六師」 二、 《沙門果經》之相關經文 第三節 六師外道思想 一、 不蘭迦葉 二、 末伽梨瞿舍梨 三、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四、 婆浮陀伽旃那 五、 散若夷毗羅梨沸 六、 尼乾子 七、 立基於緣起思想的原始佛教對教義的開展 (一)蘊 (二)處 (三)界 (四)由「蘊」、「處」、「界」論議「無常」、「非我所」 (五)由「無常」、「苦」之實然義立宗教之「價值」面 第四章 佛陀與法 第一節 「法」在語彙上的意思 第二節 作為教師的佛陀形象 第三節 落實於佛教之印度文化 ── 解脫 第四節 佛教之「法」在印度之社會背景下所塑立之不同層面的意義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書目 |
點閱次數 | 484 |
建檔日期 | 2007.07.27 |
更新日期 | 2023.04.2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