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法華經》一乘思想與慈濟宗教實踐之契理研究
作者 釋德傅 (著)=Shih, De-fu (au.)
出處題名 法華思想與天台佛學研討會(第3屆)
出版日期2007.06.16
頁次11
出版者臺灣大學圖書館
出版者網址 http://www.lib.ntu.edu.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現代佛學教會, 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關鍵詞法華經; 證嚴法師; 宗教實踐; 慈濟
摘要《法華經》的實踐性與所展現的行動,說明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旨意;此中尤見於〈法師品〉、〈勸持品〉、〈安樂品〉,對一切眾生起大悲心,以平等愛勤於救護,使其發菩提心,能從人乘至佛乘的菩薩道。現代佛教在台灣因佛教的蓬勃發展,而逐漸走向積極入世救度眾生,從所依止的經典向信眾宣揚道理,是行菩薩道的法門。本研究筆者試以教團慈濟基金會的宗教實踐成立早期,證嚴法師提到他個人對《法華經》的精神契合,強調行菩薩道,就是要「走入人群」。這部經被視為是影響證嚴法師最深的一部經,也可說《法華經》勾勒「行菩薩道」成就佛道的指標,志於將佛陀在兩千年前的生活理念,拉到現世社會,試圖把《法華經》的境界,當作具象的一個菩薩世界。《法華經》一乘思想與證嚴法師取其行菩薩道才是成佛之道的意涵,有契理之處,筆者試從慈濟志工秉持證嚴法師的從法華經的文中的喻義,引申為具體的體驗,如《法華經》〈法師品〉有云:「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慈濟委員、志工所穿的慈濟服裝,都稱作「柔和忍辱衣」,以喻行誼儀態,而展現出一致的團體形象與慈濟精神;進而探討經典與宗教實踐的相契處。
點閱次數990
建檔日期2007.07.27
更新日期2015.08.1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4613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