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龍樹
;
蕭振士
|
出版日期 | 2007.05 |
頁次 | 368 |
出版者 | 恩楷 |
出版者網址 |
http://cv-it.iarchi.net/shop/front/bin/home.phtml?C_Lang=big5
|
出版地 | 臺北, 臺灣 [Taipei, Taiwan]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再版; 叢書系列: 白話佛經系列; 龍樹原著, 鳩摩羅什原譯, 蕭振士今譯 |
關鍵詞 | 龍樹=龍猛=Nagarjuna=kLu-sgrub; 論著=Treatise; 緣起論; 緣起=十二因緣=Pratityasamutpada; 緣起=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paticca-samuppada; 緣起=paticca-samuppada=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 漢傳佛教=大乘佛教=北傳佛教=Mahayana Buddhism; 無常=Anitya=Impermanent=Anityata=anicca; 部派佛教=Abhidharma Buddhism; 吠陀=吠陀安陀=Vedanta; 佛教教義=Buddhist Doctrines=Buddhist Teachings; 佛教; 佛陀=Gautama Buddha; 佛; 中觀; 中論=Madhyamika-karika; 小乘; 大乘經典; 大乘 |
摘要 | 常聞佛門即是空門,因為佛教主張世間萬物皆空,從原始的佛教到部派佛教,一直到大乘時代無不如此。「空」的認知作為佛教教義的中心論題,並不是源自大乘時代,早在佛陀在世,主張「緣起論」時,即已存在。龍樹的中觀論出現,只是在緣起的觀點基礎,作邏輯的衍論。 龍樹的時代約當西元二─三世紀,此時大乘佛教已在印度流行,也是大乘與小乘激烈爭論的時代。龍樹生於婆羅門家庭,幼小即熟習吠陀經典,青年時代轉入佛門,先學小乘經論,再學大乘經典,可謂當代大學問家。也因為所學淵博,論著豐富,夙有「千部論主」之稱。 「空」是佛教教義的中心論題,在原始教義中表現為緣起觀及無常。在大乘教義中,以龍樹的「空觀」論述最為中肯與詳盡。要了解佛教的「空」,這部《中論》是最好的經典。 |
ISBN | 9789867538147 |
點閱次數 | 1219 |
建檔日期 | 2007.07.0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