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龍樹《申論》之空思想探究
作者 朴龍祚 (著)=Pu, Long-zuo (au.)
頁次189
出版者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出版者網址 http://www.philosophy.fju.edu.tw/
出版地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畢業年度83
關鍵詞龍樹; 申論; 空思想; 哲學=philosophy; 教育=education; 邏輯學=logic; Sunya
摘要在佛教思想史上,龍樹的地位可以稱得上佛陀第二的美譽,他的中道、緣起即空思想是針對佛陀以來所繼承發展的佛陀根本精神的重新確立,本論文的內容以這個觀點為中心, 分成三個部份做詳細的說明。第一、空的歷史的觀點以觀, 空並不是龍樹所獨創的思想, 而是針對佛陀無我精神之《阿含經》的解釋和《般若經》的獨特的神秘主義之冥想相互溶和而形成了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第二、針對空的理論方面的解釋龍樹為了反駁小乘佛教的「法有」思想, 因而繼承發展了《般若經》的「一切皆空」的思想, 透過龍樹自己獨特的理論方式之「四句否定」加以體系化。這就是在他的代表作《中論》ウ以各種「否定」來體顯出來,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般意義上之虛無, 空虛等的意思, 連否定的意思也「否定」掉, 沿變成為「絕對肯定」的意思, 這就是空的最確切的解釋。第三、為了要深一層地瞭解空思想, 必須要觀察緣起以及中道和有關空的各種概念。與這些概念相互關連的關係中, 空的意義更加深入, 尤其強調了實踐性的一面, 最後, 空並不意味著一種理論, 而是透過實踐來完全能理解的一種思想, 總而言之, 空是透過理論和實踐, 為了尋回佛陀根本精神之自我反省, 同時也是邁向新的實踐的謀求。
點閱次數249
建檔日期2007.07.31
更新日期2015.06.1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4641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