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天台觀音感應論 — 以《法華玄義》的「感應妙」為中心=The Tiantai Theory of Sympathetic Resonance and Guanyin: The "Profundity in Sympathetic Resonance" Chapter of the Fahua Xuanyi
作者 釋大參 (著)=Shi, Da-shan (au.)
出處題名 中華佛學學報=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Journal of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卷期n.20
出版日期2007.07.01
頁次173 - 204
出版者中華佛學研究所=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出版者網址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_tw.php?id=12
出版地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為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生
關鍵詞感應; 智頤; 天台; 法華玄義; 竺道生
摘要天台智者大師(538-597)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註釋,是現今《大正藏》收錄單行本最早《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註釋書,不僅極具文獻價值,對於《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義理的闡揚,更是發古人所未發、極具智者大師個人及天台宗派色彩。
智者大師的《觀音玄義》以五重玄義來解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其第三項「明宗」以「感應」作為本品的核心旨趣。從《觀音玄義》內文可知,智者大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註釋「感應」說的根據,與天台三大部中的《法華玄義》「感應妙」有密切的關係。
因此本文首先從思想的角度,追溯智者大師的「感應」說是如何深受中國典籍與時代背景,尤其是東晉竺道生(355-434)以「佛性」為主的感應思想之影響,配合天台判教、十界互具、開權顯實等觀念,重新建構出一套獨特的天台感應論。其次,說明智者大師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註釋以「感應」為宗,是將天台感應論與觀音信仰具體結合,成為天台獨特的觀音感應思想。最後提到天台觀音感應思想最大的特色在於,以「開權顯實」的觀點容攝庶民的觀音信仰,彰顯觀世音菩薩也如諸佛般具有救度眾生的廣大威德,同時更強調吾人必須認識自身本具與觀音菩薩同等的佛性,學習觀音的悲智定慧,藉由自身的斷惡修善,上「感」諸佛菩薩之「應」、開顯內在的佛性,才能究竟解脫苦難及圓滿成佛之道。

目次一、前言 175
二、「感應」一詞的出處及定義 177
(一)「感應」的出處與演變
  1.「感」字之義
  2.「應」字之義
(二)菅野博史對竺道生「感應說」的研究
三、《法華玄義》對「跡感應妙」的定義 182
(一)安藤俊雄對《法華玄義》「感應妙」的研究
(二)智者大師對「機應」的定義
1.「機」有「微、關、宜」三義
  2.「應」有「赴、對、應」三義
(三)凡聖「感應」的關係
  1.善機與惡機都是佛救度的對象
  2.冥應與顯應都是佛度化眾生的方便
3.聖者以慈悲三昧力拔眾生之苦
(四)從「權、實」的角度論「機、應」關係
  1.機有麤妙
  2.應有麤、妙
  3.開麤顯妙
四、「本感應妙」與「跡感應妙」的關係 193
五、「跡感應妙」是菩薩救度有情成佛的樞紐 196
六、小結 198
ISSN10177132 (P)
研究類別建築-佛殿
研究時代隋代
研究地點中國
點閱次數2778
建檔日期2007.09.05
更新日期2020.08.2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4750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