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從人間佛教看本生談之意義
作者 釋振教 (著)
出處題名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18屆)
出版日期2007.09.15
出版者圓光佛學研究所
出版者網址 http://www.ykbi.edu.tw
出版地中壢市, 臺灣 [Chungl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人間佛教; 菩薩行; 本生談; 惡趣
摘要原始佛教之《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六〈等見品〉有云:「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印順法師由此引發其人間佛教思想: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為人間的正覺而獻身;故而提倡所謂的「人菩薩行」,其人間佛教的論題核心是:「人,菩薩,佛——從人而發心修菩薩行,由學菩薩行圓滿而成佛。」此外,印順法師復於文中提到「菩薩道的開展,來自釋尊的本生談」,可知本生談為菩薩思想之重要根源。
龍樹菩薩極為肯定本生談作用,認為是法身菩薩隨類示現,度化眾生,故於《大智度論》中多所引用。然有部論師及印順法師皆主張此是印度民間傳說,不應當真,亦不必會通。但印順法師仍肯定其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堅毅願力,及善巧度眾之菩薩行;復又批評本生談中菩薩隨意示現,不拘泥行跡,及獨來獨往的形象,認為此是造成大乘法晚期衰敗之濫觴。此外,本文亦以人間佛教之人菩薩行觀點,探討菩薩是否墮惡趣之說;大眾部案達羅派認為有聖者菩薩,自在欲行而入惡趣;有部則主張菩薩仍是異生,能得忍位,方於惡趣得非擇滅;又法救以為,菩薩在凡夫位,因智慧故而自發心以來,不墮惡趣,然須達無漏慧覺知緣起,方於惡趣得非擇滅;龍樹菩薩則主張住頂不墮;而印順法師強調正見與願力增上,即使墮入惡趣,亦能迅速脫離。
本生談中之悲增上菩薩大多生於人間,即使生於天上或三惡道,亦主要以人為施教對象,且最後身仍返回人間成佛。因此,從人間佛教觀點來看本生談之意義,姑且不論其真實性,然其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之菩薩行極具啟發性與教育性;又人間佛教是立足於根本佛教之淳樸,並適應今時今地今人的實際需要,故本生談中菩薩隨意示現及獨來獨往形象乃非常人所能,不應捨本逐末!
點閱次數1011
建檔日期2007.10.19
更新日期2023.10.0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4893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