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 |
釋仁朗 (著)=Shih, Jen-Lang (au.)
|
出處題名 |
國際佛教婦女會議(第7屆)=Sakyadhita Conference on Buddhist Women(7th)
|
出版日期 | 2002.07.15 |
出版地 | 臺北, 臺灣 [Taipei,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開悟=證悟=Satori=Enlightenment; 修行方法=修行法門=Practice; 修行; 剃度=出家=Ordination; 法華宗=天台宗=Tendaishu=Tien-tai Buddhism; 法師=Master; 佛教; 佛法=Buddhadharma; 佛; 正念=覺知=Mindfulness=Awareness |
摘要 | 佛教修行旨在覺悟與成佛,就則終極目的而言,世代與世代之間應該是無二無別的。執事,跨世代的溝通則落在個人背景、能力、性向、與個性上做個別差異的探討。由於時代變遷,社會推衍,個人成長背景因時而異,師徒之間對應關係亦應有所調整。 今天我所想要講的話題,是有關跨世代的佛法交流,我將以一個既是由佛教傳統哺育出來的出家人,又是在西方攻讀佛學博士的婦女的身份,來探討這個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和我這一代許多人一樣,是兩種觀點的融合,一邊是傳統,一邊是現代(或是西方)。對我而言,傳統方面的觀點,關係著宗教修行,尤其是佛教修行;而西方觀點這方面,則是跟知識與學術訓練,較為密切。在此,我將以佛教修行的觀點,來探討跨世代的溝通,因為身為一個佛門弟子,這是我的生活的基礎,而學術性的探索,則是為著擴展知識、加深佛法的認識。在傳統與現代這兩個觀點中,傳統的觀點似乎較無法變通,因為若要達到佛教修行最終目標──成佛,這還是最可靠的途徑。然而,即使傳統訓練的目標是為了證悟,教導與訓練的方式,也非一成不變。 乍看之下,學術訓練似乎與證悟的目標,互不相干,但若能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了解佛學的方便法門。譬如說,每個佛教傳統都有自己的歷史、思想系統、修行法門,我們不需要樣樣都知道才能證悟。但,身為學者,我們就要對傳統有全盤認識,這樣才能好好的教授佛法。 師生關係,則是另一個與跨世代佛法交流息息相關的。每一個世代,都在特殊的社會、歷史、文化的背景影響之下,擁有自己獨有的特質。一個如家師曉雲法師的傳統導師,以及如我這個年輕一代,兩者之間的差距並不大。主要的差距,大約是在理解與修行程度上。家師又與她的導師,天台宗第四十三祖倓虛祖師,屬於不同世代。所以,儘管對我們而言,曉雲法師似乎是屬於傳統,但就她那個世代而言,她稱得上是先鋒者。在她的世代,也就是一九五零代,她因為身為德高望重的倓虛祖師唯一的女第子,而備受注目。還有,曉雲法師更因為身為國際馳名的藝術家,使得她在傳統佛弟子中,更顯得出類拔萃。身為藝術家、畫家、詩人、作家、哲學家、教育家,曉雲法師在許多方面,都稱得上是先鋒者。當她在一九七二年開始任教於大學時,她也成了台灣第一位任教大學的佛門出家女眾。她打破了許多社會、文化的藩籬,由於她的特殊背景,使得她的心血並沒有白費。我在大學時上她的課,不論我怎樣努力,還是沒有辦法成為畫家、詩人、或作家。相反地,因為我的個人愛好,我試著成為佛教歷史的學者。我一邊追尋著家師的教導,一邊又需要循覓自己的獨特途徑,自己的證悟之道。儘管有如此多的差異,追根究底起來,我還是個佛門弟子,那也是我的最主要目標。日常生活中一切一切,包括我那份需要與各種人物打交道的教授、行政人員的工作,都對我自己的了悟、覺知的培育、智慧的培育,有所幫助,這是別人無可取代的個人體認。新的世代,不可以不經思考,就把舊世代的教導方式,照單全收。世界的改變是如此巨大,社會與人際關係的改變又是如此激烈,導師與學生都需要耐心、溫和。不論我們年輕一代所可能擁有的新知識、廣闊視野,我們仍需要智慧,來區分導師與學生之間的不同。 |
點閱次數 | 335 |
建檔日期 | 2007.11.01 |
更新日期 | 2015.08.1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